第16章 坐上去縣城的汽車(第1/2 頁)
元宵節的晚上是一年當中最熱鬧的夜晚,幾乎所有人都會走出家門,歡度這難得的盛大節日。陳勝雖然對此不是太感興趣,但為了不顯得過於另類,就提著父親在小賣部給自己買的小燈籠,點著裡面的紅色小蠟燭,像其他小孩子一樣到大街上閒逛起來。
這個時候街上的人已經多了起來,到處都是提著燈籠的小孩子。家家戶戶門前都掛著點燃蠟燭的紅燈籠,實在是沒有錢買燈籠的人家也會在門口放兩隻紅色的蠟燭點燃。夜色下的村莊,星羅棋佈著無數的紅色亮光,顯得格外好看。
陳勝一時間也是被這喜慶的氛圍感染了,惆悵沉重的心情也慢慢好轉了起來。還是小時候的那些孩子幸福啊,單純的一些簡單小事就能讓他們開心不已,一個紅燈籠或者一顆糖果都會讓他們歡心雀躍。大家平時都會走出家門,在一起做遊戲、唱歌,朋友很多還有益健康,擁有真正屬於小孩子那個年齡的樂趣。
不像現在陳勝兒子那樣大的小孩子,從小都是接觸電子產品長大的,整天都不出門,也不運動,比如打打籃球、踢踢足球什麼的。在家裡不是看電視,就是玩電腦、玩手機,打個遊戲、刷個抖音什麼的賊溜,一個個早早的眼睛都看壞了,戴個近視眼鏡的小孩子比比皆是。身體素質也是一個比一個差,網上竟然還有小孩子因為跑步猝死的新聞。哎!真是一代不如一代啊。
正在胡思亂想的時候,陳勝突然聽到一個甜甜的聲音:“陳勝,你也出來玩了啊!”
陳勝趕忙抬頭一看,原來不知道什麼時候李雅走到了他的面前,而他正在低頭沉思,愣是沒有看見。陳勝趕緊笑著和李雅打招呼:“你也出來玩了啊,你叔叔家今年還放煙花嗎?”
村裡經常放煙花的人是李雅本家的一個堂叔,聽說在鄉里是給鄉長開車了,很有本事,也很有錢。村裡的人有什麼需要幫忙的事情,往往會找他幫忙,所以村裡人對他的父母都比較尊敬。他本人不經常在家,一般都是在鄉里的房子里居住,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回家。元宵節的時候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們家都會固定的放一些煙花讓大家高興高興,可以說是元宵節當天村裡的固定節目了。
“我聽我爸說還會放煙花,我叔下午帶回來了一車呢”李雅開心地說。
“哦,那我們過去佔個好位置吧”陳勝對李雅說。
“嗯,好”李雅柔柔的說道。
陳勝和李雅一起來到她叔叔家門口,發現地上已經擺了一個大煙花。一個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站在煙花旁邊和一群大人聊天,看起來指點江山的樣子,很是意氣風發。
等了一會兒,李雅的叔叔就拿著打火機,“啪嗒”一聲打著火,點燃了煙花。頓時“呲”的一聲,一溜火光沖天而起,升到五六米高的空中,“砰”的一聲炸開一團火花,五顏六色的非常好看。緊接著又是“呲”的一聲,一溜火光衝到空中炸開。一連升空炸響了二三十下,據說光這一個煙花都要花將近一百塊錢,李雅她叔叔每年放的煙花價值都在一千塊錢左右,出手很是闊綽。
當然,村裡有人說這些煙花是別人送給她叔叔的,還有人說是鄉里買來過年放的被她叔叔拿回來了一些。畢竟她叔叔在給鄉長開車的同時,按照慣例還兼著鄉政府辦公室的副主任。
李雅的叔叔放了一個之後就進屋了,剩下的煙花就是他們家其他人輪流放了。不一會兒工夫,所有的煙花就放得一乾二淨,大家也就慢慢都散了,真真是繁華落盡一片狼藉。
陳勝又和李雅轉了一會兒,看看天色不早了,就和李雅分別回到家裡。
一夜無話,第二天是正月十六。在陳勝他們那裡,今天是個遊玩的日子,不管男女老少都會走出家門,到外面逛一逛。
陳勝決定今天就去縣城看看,他天天去鄰村上學的大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