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頁(第1/2 頁)
方巧菡心揪了起來。王吉沒有在意擦肩而過的方家人,兀自同知客僧說話,她聽見斷斷續續的字句。
「往生牌位……長明燈……」
「阿彌陀佛。原來今日是先少夫人生辰……將軍真是個長情之人。」
方巧菡身子一抖,方夫人奇怪地問:「怎麼了,冷嗎?」
「沒事,」方巧菡擠出笑容,「餓了,想早點吃到寺裡的豆沙粽。」
大家都笑起來,方書毅揶揄道,「妹妹小饞貓。」
繞過一簇修竹,已遠離了正殿,方巧菡深深地吸了口氣。
原來韓澈給她在這裡立了往生牌位,今日記起是她生辰,所以讓王吉過來佈施燈油錢。
這麼說,他已放手,不會再招魂了。本該如此啊。
仔細一想又覺奇怪。京城的普照寺才是最最香菸鼎盛的,為什麼要把往生牌位立在冀縣縣城的寺廟裡?
唉。管這些做什麼。無論如何,真的放手就好。
說起來,廖綺璇已死了一年多,嘉勇侯想必開始給兒子張羅續娶了。
艾香米香沁人心脾,方巧菡接過母親剝好的粽子,輕輕咬了一口。
有緣無分,終究要行同陌路。
……
從金檀寺出來,方巧菡說起方夫人的身體。她前一晚突然頭暈了好一陣子,方巧菡建議再去一趟頤春醫館,找章大夫再把把脈。
「你這孩子,」方夫人笑著嘆道,「偶爾暈一回算什麼呢,上年紀的人,哪有不發昏的。」
「說什麼呢,母親還不到四十。身子不舒服就得去瞧瞧,不可掉以輕心。」
兄妹倆都堅持。方書毅還引經據典地背了一段《弟子規》,要對方夫人「晝夜侍,不離床」。
方巧菡抿嘴笑道:「哥哥跑題了。你該背《黃帝內經》的,章大夫哪次診脈不提幾句。」
方書毅得意地說:「哈哈,我就是想叫你們知道我已經倒背如流了。」
有方巧菡輔導,方書毅的學習突飛猛進,學堂的梅先生對他讚不絕口,說依此進度方小公子十二歲必過童考。有機會的話,縣裡還會舉神童。
方夫人對一雙兒女是驕傲的。兒子讀書好,已被全村人誇做神童。女兒又練得一手好針線,大半年就精通各種針法,做的繡活兒樣樣大賣不,遠遠不止。
女兒才是更優秀的。跟著兒子讀書識字,寫出來的字連梅先生都說好。學才子王冕拿樹枝在泥地上練習畫畫,後來買了丹青,在白絹扇上畫蝶畫花,繡坊老闆一臉驚嘆,出手就是一兩銀子。
多虧了女兒一雙巧手。現在全家每月少說也能淨賺好幾兩銀子,再不必像從前那麼辛苦艱難了。
日子越過越好,照這樣下去,不但能支撐兒子一路讀書,說不定還可以攢些銀錢購置田產。等兒子考了進士做了官,她就是死了,也能坦然面對地下的丈夫了。
方夫人樂滋滋地憧憬著,沒留意人已被兒女領到了頤春醫館所在的永和大街,馬上就到醫館了。
斜刺裡驀地衝過一輛騾車,車夫猛勒韁繩,兩匹大騾子嘶叫著揚起前蹄,堪堪停在醫館門口。
「哎呀!」方巧菡吃了一驚,她和哥哥差點就被騾子踢到了。
方夫人驚呼一聲,下意識地護住兩個孩子,自己卻眼前發黑,身子搖搖欲墜。
「母親!」
兄妹倆驚慌地攙扶,這時騾車裡跳下一個白衣少年,一個箭步衝過來架住方夫人:「真是對不住!」
方夫人只是瞬間眩暈,現在已站穩了身子。她抽回手臂,對白衣少年微笑福身,「多謝公子,不打緊的。」
見方書毅受到驚嚇的樣子,少年歉意地後退幾步,深深一揖:「家父突發心疾,一路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