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8章 陳王謀反(第1/2 頁)
隨著弘農王劉辯退位,陳留王劉協登基為帝的詔書,傳遍大漢各大州郡,自然也引起了不少人的熱議。
絕大部分朝廷官員對此並無異議,畢竟朝廷詔書上也都說了,是按照先帝遺詔行事。
想來滿朝公卿也是深思熟慮之後,才會擁立陳留王劉協為帝的吧。
至於那些無權無勢的諸侯王,就更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了。
唯有自恃勇武的陳王劉寵,與陳國相駱俊激烈的爭辯了起來。
“既然是先帝遺詔,那皇長子劉辯為何能夠登基為帝?”
“此外先帝遺詔早不出現、晚不出現,偏偏在劉表平息涼州叛亂,聲勢浩大、如日中天之際,這先帝遺詔就出現了。”
“依本王看,這分明就是那劉表欲圖獨霸朝綱,所以才行此廢立之事的。既然朝堂出現這等權奸,本王理應起兵清君側才是!”
聽得陳王劉寵的狂言妄語,陳國相駱俊可真是驚得亡魂直冒。
“大王,萬萬不可啊。”
“既然詔書中說到先帝遺詔之事,那定然是真的。而且朝堂公卿能夠擁立陳留王劉協為帝,定然也是深思熟慮之後的結果。”
“而且單憑我陳國之力,焉能對抗朝廷呢?”
“此外南陽公劉表賢名遠揚,想來也不是那種獨霸朝綱之人。是故駱某以為我等當先派人打探一番京師動向,此後再從長計議,方為上策!”
七年前,劉表平息南陽黃巾叛亂,出任南陽太守並開展州郡商貿之時,駱俊便與劉表有了一定的接觸。
再加上劉表歷年來的表現,駱俊自然不會認為劉表是想要獨霸朝綱之人。
陳國相駱俊老成持重的話語,聽在陳王劉寵的耳中,卻是異常的刺耳。
隨後勃然大怒的陳王劉寵,自是厲聲喝道。
“來人啊,且將駱俊押入大牢之中,再召各部將領於王府議事。”
陳王劉寵一面調兵遣將,一面派各路信使聯絡各大諸侯王,以便會師京師洛陽清君側。
劉昱掌管的繡衣使者,雖然已經遍佈大漢各大州郡。
但陳國離京師洛陽畢竟還有些距離,是故陳王劉寵欲圖謀反的訊息,一時半會兒仍未來得及傳回京師洛陽。
自劉表進封南陽公之後,劉表便以嫡長子劉琦為世子,以明山陽劉氏的基業傳承。
待穩定朝堂局勢之後,劉表又以從青州回返京師洛陽的棗只、韓浩二人,主持紅薯、土豆、玉米、占城稻、棉花的推廣種植。
去年擅長屯田的棗只、韓浩,以及頗有統帥之才的徐榮,盡皆慕名來投。
待平定青州黃巾叛亂之後,劉表以棗只、韓浩二人在青州開展軍屯,以便讓青州儘快恢復生產生活。
今年安排好青州的春耕之後,棗只、韓浩、徐榮幾人,才隨青州刺史孔融一道回返京師洛陽。
現今用棗只、韓浩二人,推廣種植紅薯、土豆、玉米等高產作物,也算是人盡其才了。
安排好春耕以及高產作物的推廣種植,劉表又將平定涼州叛亂的功績名冊呈遞皇帝劉協,以便朝廷對有功之臣進行封賞。
皇帝劉協看著皇伯劉表,呈遞的功臣名冊以及官職任命。他非但沒有任何異議,還格外寬容的給予了一眾有功之臣爵位上的封賞。
帝師荀悅親送詔書至大將軍府,劉表自是領一眾佐官屬吏親切相迎。雙方一番見禮之後,荀悅卻是笑著將詔書遞到劉表手中。
“陛下令大將軍宣讀旨意!”
皇帝劉協雖然年僅十歲,但他在荀悅、蔡邕、馬日磾等一眾名師的教導下,亦深通權謀之道。
現今皇帝劉協讓帝師荀悅,充當宣讀詔書的使臣,也未嘗沒有趁機收攏人心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