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1/5 頁)
最終,兩個相對比較文明、卻潑婦於骨子裡的女人停止了口鬥。
杜冰指指沙袋道:“周小渝,去讓王珂耐姐姐知道什麼叫打沙袋。”
“哦。”
周小渝應著走前。老闆讓打沙袋,又不是打人,所以這個要求看來合理。
王珂耐照樣當仁不讓,對宮本很有禮節的鞠躬:“宮本先生,拜託你也教教水管工怎麼打沙袋。”
宮本不想打,或者說是很無所謂,但是鑑於對手是這個曾經對過一拳的年輕人,因此他很願意借用沙袋這個媒介來較量一下。
“嗨。”宮本微點一下頭走出。
他比周小渝就氣派了些,答應後就當仁不讓,徑直走到垂在空中的皮沙袋前。
沉腰,成馬,一手收腰,一手緩伸而出,看似緩慢的手微微顫動,整個人顯得沉穩,整條手臂在輕微的抖動中彰顯了隱約的力量感。此時看來,宮本內斂的線條全然凸顯,陽剛的魅力很足。
讓王珂耐的眼睛冒出了炙熱。
杜冰老闆也不免要多看這個日本人幾眼。
宮本這是標準的空手道起手式,也和許多家數國術起手式相近。
這個一切務實的年代,起手式已經沒了太重要的意義。但在真正的武者來說,是一種“儀式”,也是“禮節”。如果套用孔漁的話來說,那麼它就是一切之始,太極。
能認真對待“一”的人,才能認真對待武道。
所以外行看熱鬧,王珂耐主要是欣賞宮本的人,而杜冰和周小渝,則是看著他緩慢而“機械”的動作。
宮本動作的機械不代表生澀,完全是兩個極端,那是精巧到極致的機械,更加凸顯了隱約的剛勁!
弓馬配合得宜,直線直進。出拳,轉合,每每配合鼻子發音,顯得很怪異。
更怪異的是宮本圍繞著沙袋,展開剛猛的套路,但是不直接擊打沙袋,配合著鼻音,基本上轉半個套路,只蹭一下沙袋,或者是輕踢一下沙袋。
王珂耐試著提醒道:“打沙袋啊,你在幹什麼?”
沒人回答她,宮本依舊轉動著機械的套路轉動擊打,更多的時候是空打凌厲的十拳,才打沙袋一拳。
周小渝仔細看著他的套路,明白不是他不打,而是透過或打,或蹭,或踢的過程,尋找一種感覺,這套路如果拋開過於頻繁的出擊,和動作的機械,該有內家拳味了。
但空手道不是內家拳,或者說是部分像內家拳。
爺爺曾經說,空手道源自中國古拳法的“唐手”,於唐代隨佛教文化一起傳入日本。此後的歲月結合日本文化和其民族性格,慢慢衍生出許多不同流派,而宮本目前所打的松濤館流,正是號稱空手道第一流派的最剛猛打法,其創始人船越義珍更號稱當時的日本第一高手,武道地位不比宮本武藏低。
鼻音逐漸轉化為了喝叫,而宮本的套路也更見機械生猛,如此引得演武廳內許多人圍攏了過來。大多數人如同王珂耐一樣,皺著眉頭湊熱鬧,看不出個什麼東西,而日本打法中的“音打配合”,也讓許多人不習慣。
不習慣就對了。
周小渝很直觀的看到了本質,配合的喝斥聲不是為了增加氣勢,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你不習慣。
俗語說習慣就成自然。孔漁說,一但自然就是道。
松濤館流二十組套路之一即將見底,宮本的動作依舊很慢,喝斥聲小了,讓習慣了喝斥聲的觀者又不習慣了。
他動作更慢,但腰馬之間的轉動更機械,也更剛勁,散發出的壓迫感之強,是少見的。
轉動中的宮本以肩頭撞擊幾十斤的沙袋,緩慢的步伐忽然加大,轉到另一個方向。
'。。'
四十三、前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