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第1/3 頁)
於是,湖水隨之又漲了起來。
道士早就發現了糙叢中的任頊,他走了過去,無奈地說:&ldo;為食此龍,我苦心修煉了十年。若食此龍,我功力將大增,可事情卻被你破壞了。你雖是凡人,但我卻無法傷害你。只是我有一個疑問,你為何要救此等異類?&rdo;說罷,騰空而去。
任頊雖被數落了一頓,但還是很高興救下一條龍。
當天晚上,任頊夢到老人:&ldo;非君搭救,我將死於道士之手。為表謝意,特送您寶珠一枚,藏於湖邊糙叢處,您可去尋找,此乃我所贈之禮物。&rdo;
次日,任頊前去湖邊尋找,果然在糙叢中得到一顆直徑一寸左右的珠子,光芒閃爍,耀人雙目。
此處有老虎出沒
浙江松陽縣,一樵夫進山砍柴,日暮而歸,忽逢二虎,情急之下,上樹避險,一虎對另一虎說:&ldo;假如朱都事在,此人斷是難逃了。&rdo;
隨後,一虎守在樹下,另一虎走了。
不一會兒,第三隻虎出現,其身細長,善躥躍,幾乎要抓到樵夫了。
樵夫腰下有刀,危急中,抽刀砍其前爪,那虎疼得大吼,遂與二虎逃逸。樵夫未敢輕易下樹,捱到轉天天亮,才落地還家。
後有村人問其遭遇,樵夫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村人說:&ldo;我縣衙內,有負責文書收發的朱都事,昨夜傷手,正在臥床。&rdo;遂密報縣令,縣令很是吃驚,派人圍剿朱都事,欲用火攻之,&ldo;朱都事忽起,奮迅成虎,突人而出,不知所之……&rdo;
唐朝時代,華夏大地的山林中,有眾多老虎出沒。不但虎會變成人,人有時也會變成虎。《宣室志》中李徵化虎的故事最著名,這個故事被日本天才作家中島敦重寫為《山月記》。
隴西李徵,博學善文,天寶十年春中進士,但仕途坎坷,幾年後才調補江南尉。李徵&ldo;性疏逸,恃才倨傲&rdo;,不能屈居此職,鬱鬱不樂,指同事道:&ldo;我怎麼會跟你們為伍?&rdo;
李徵得罪了同事,也就混不下去了。他曾一度遊蕩於吳楚間,後又西歸故鄉,行至途中,忽發狂疾,跳入山林,從此杳無音訊。
一年後,與李徵同時中進士的陳郡袁傪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詔出使嶺南,至一驛站,驛卒稱:&ldo;道有暴虎食人,大人小心啊。&rdo;
袁傪不以為然,行至糙莽,果有虎暴起傷人,但隨即又藏回糙中,發出人語:&ldo;幾乎傷了我的故人!&rdo;
袁傪大驚,因為他聽到的聲音很像多年前失蹤的老友,遂試探著問:&ldo;誰?真的是故人隴西李徵嗎?&rdo;
糙中老虎發出數聲呻吟:&ldo;正是李徵。老友少留,跟我說幾句話。&rdo;
袁傪問:&ldo;李君,李君!&rdo;
李徵說:&ldo;自與足下分別,音訊相隔,你這是要去哪裡?我看你的威儀,像是已做了監察御史。祝賀賢弟,祝賀賢弟!&rdo;
袁傪問他為什麼藏在糙莽中而不出來相見,李徵如實相告,說自己已化身為虎:&ldo;我與君同年登第,但今日你為高官,而我行於糙莽。老友,現在,我有所託,請不要推辭。&rdo;
袁傪唏噓不已:&ldo;你我相交多年,但說無妨。&rdo;
李徵說:&ldo;我化虎經年,但老家尚有妻兒,若君北歸,請為我傳信,就說我已死,不要再提今日之事。我沒任何資產,但孩子尚小,他們母子謀生甚難,今見賢弟仕途順暢,若念昔日友情,望能扶助一把,不要使他們餓死道途。&rdo;言罷,李徵潸然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