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5 頁)
暈的太陽,此時竟是慢慢的隱了起來,終於帶來了一陣蔭涼。只是那時不時吹來的風中,卻滿含著一股溫熱的溼氣,讓人口鼻之間很不舒服。
吳用立定腳步,仰頭看看天空,只見一片片的灰色雲塊,緩緩圍攏,不多時已是將整個天空遮住。雲氣翻動之際,卻不見滴雨落下,只是不停的積聚著,那灰色便一點一點的,不斷增厚,似是往人頭頂緩緩壓來。
天空中,燕子輕鳴,低低地貼著路面急速的掠過。滿面的溼氣之中,一團團似是灰塵般的小蟲縈繞著。街上行人都是匆匆而過,喧器地東華門外,陡然間忽的平靜下來,只是那平靜中卻帶著一絲躁動。
吳用滿面憂色,長嘆一聲。墨硯奇怪的看了他一眼,問道“先生,快走啊。眼看著這要下雨了,你嘆氣做什麼?這般天氣便是下雨才會涼爽些。”
吳用扭頭看看頭,微微點頭,沒有說話,兩人腳下加快,小半個時辰後,終是進了竹園。
也不與墨硯搭言,一進大門,吳用便急急往後房而去,來尋肖遙。才走至正廳,就見肖遙一身藍袍,正自負手而立,仰望天空,若有所思。
吳用一愣,隨即叫道“二哥。”肖遙轉頭看看他,蹙眉道“加亮,你看這天氣,這雨能下多久?”他方才站在這裡想了半天,也是記不起,北宋時候,那黃河究竟什麼時候氾濫過。只是這心中隱隱感到,怕是這雨要下的大了,黃河怕是不會那麼安分的。
吳用面色陰沉,點點頭道“二哥高明,這雨怕是有一陣子好下的,小生只怕黃河一旦承受不住,沿河兩岸的百姓,怕是一場大禍就在眼前了。若是那黃河不改道的話,尚有三分僥倖。只是此時……唉!”說著,已是一聲長嘆。
肖遙點點頭,沉思道“那黃河改流之事,我曾聽小蘇學士講過。似是紹聖元年的事情,為了不是京都受黃河水患威脅,大臣多主張改道東流,分流而治。那新修地河道怕是擋不住黃河大水地。當日小蘇學士,亦是為此事而被罷相。”
吳用點頭,悲憤的道“正是!這幫京官兒老爺,便只想著自己地身家性命,於百姓之命,向來就是視如螻蟻,如何肯去多想。想小蘇學士那般為民著想的官兒,已是甚少了。”
肖遙點點頭道“你去速去查點咱們買下地地,總計有多少?若是都利用起來,能安置多少人?還有,你速去貯備屯糧,務必使所有糧庫盡數滿倉。再多備藥物、雨具、衣物、被褥等等。”
吳用眼睛一亮,歡聲道“二哥,你可是為了一旦黃河決堤,安置流民準備?”肖遙眼望天空,緩緩點頭道“我當日囑咐你早早購買這麼多的田地,就是為了有朝一日,能多聚些自己的農戶。咱們若要生存,若想活的更好,必須要有自己的資本。當時買地時,還在憂慮,從哪裡來那麼多的人手,不想老天爺竟是幫我想到了。此番,如果真是黃河潰了,勢必有流民往京都避難。我料朝廷不會接納多少,定會封城以拒。到時候。
吳用大喜接道“到時候,咱們只需放開來接就是,即充實了民戶,又解了朝廷之急,還能贏得最可貴的名聲和民心!二哥,當真好算計!妙計!妙計啊!”
肖遙轉頭看看他,微微搖頭,苦澀道“你也莫要高興太早。我一人之力又能做多少?再說我也不是什麼救世主,這樣來做,不過是對大家都有好處罷了。其心並非純正為了救民,沒什麼可值得高興的。你去吧,趕緊佈置安排,我料一旦大雨下了,不會給咱們多少時間的。所需多少銀錢,你自去找曦兒和月兒支取就是。”
吳用一窒,默默點頭。轉而又道“二哥,咱們置了這許多田產,家中似是沒有多少餘錢了,這以後怕是……
肖遙轉頭看看他,微微一笑道“銀錢之事,你不需擔憂。只要過得這段時間,等咱們人手足了,我自有手段就是,屆時,怕是加亮你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