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3 頁)
三誤於南渡潯江。中坪突圍後,太平軍又有不少傷亡,他們卻意外地重回金田村。清軍主力則被甩在西北數十里外。東下的機會出現了。可洪秀全鑑於大黃江口之敗,不敢東突,卻命韋昌輝率部渡過潯江,南攻潯州府所在地的桂平城。桂平知縣、署南寧同知的李孟群早有防備,他率團練拼命抵抗,太平軍損兵折將,寸步難行。向榮、周天爵率軍追至,又將太平軍包圍在金田一帶。這一圍,又是兩個月的消耗戰。太平軍戰略要地豬仔峽、雙髻山、風門坳、古調村先後失守,太平軍死傷數千人。最後,洪秀全只能率殘部據守無險可憑的金田、新圩、莫村一線。鹹豐元年八月十六日(1851年9月11日),太平軍從新圩經水梘頭突圍,沿山道越上瑤,進入平南鵬化山區。八月二十日(9月15日),太平軍與向榮軍戰於平南縣北的官村。向榮部因勝生驕,太平軍則困獸猶鬥,結果,向榮軍敗,太平軍潰圍而出,完成了&ldo;內線作戰&rdo;向&ldo;外線作戰&rdo;的轉變。
殺出&ldo;潯州府&rdo;的範圍,我們如果定為太平軍第一次反圍剿勝利,那麼殺出&ldo;永安州&rdo;則可視為太平軍第二次反&ldo;圍剿&rdo;勝利。同理,其克&ldo;全州&rdo;,東入湖南,應視為第三次反&ldo;圍剿&rdo;勝利。出廣西境,反&ldo;圍剿&rdo;結束,&ldo;長徵&rdo;開始,太平軍始獲得戰略與戰術的全面主動。
官村大戰後,北上攻克永安州,是太平軍第一次&ldo;進城&rdo;。城裡的日子遠比鑽山溝舒坦,所以洪秀全們在永安州一住又是八個月。在這八個月中,清軍的包圍圈越縮越小。太平軍陣地由縱橫各二十里,收縮到縱橫僅五六里,州城之外東西南北各有些孤立據點而已。但洪秀全沒有忘記&ldo;政治大事&rdo;與&ldo;生活美事&rdo;。
&ldo;大事&rdo;是永安封王。鹹豐元年十月二十五日(1851年12月17日),洪秀全發布《封五王詔》。這&ldo;五王&rdo;,即東王楊秀清、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這&ldo;五王&rdo;,原被封為五軍主將。&ldo;五軍&rdo;皆歸洪秀全節制,所以&ldo;永安封王&rdo;前的&ldo;軍權&rdo;是由洪秀全獨攬的。軍事上拙招連連,一誤再誤,大都與洪秀全的瞎指揮有關。&ldo;永安封王&rdo;後,明確由東王楊秀清節制另外四王,從此軍權落入楊秀清之手。洪秀全泡在後宮&ldo;二線&rdo;享起了艷福。
這&ldo;美事&rdo;,即洪秀全的擴大&ldo;後宮&rdo;,廣封&ldo;娘娘&rdo;。就在大敵圍城的八個月裡,洪秀全冊封的&ldo;娘娘&rdo;由&ldo;東鄉&rdo;登極時的三十六個,增加到五六十人之多!而在金田起義時,他的&ldo;娘娘&rdo;即已有十五人了。9
進駐永安州之初,太平軍出於生存目的,又大肆招兵買馬。在這一時段加入太平軍者約有三類人:一是永安百姓,脅迫加入;二是廣西各地&ldo;拜上帝會&rdo;會眾,因故未能去金田&ldo;團營&rdo;會師者;三是廣西、湖南&ldo;天地會&rdo;會眾,在李沅發失敗後成散兵遊勇,趕來歸附。新老相加,太平軍兵力最保守的估計也當在一萬四千人左右。在守城之戰中,太平軍損失四千人。
由於清軍將領的戰術分歧及人事矛盾,鹹豐二年二月十五日(1852年4月5日)深夜,太平軍在永安州東北面突圍成功。烏蘭泰主張合圍嚴困,向榮主張缺其一隅,而太平軍正好從缺口突走。10 此役清軍陣亡八千人(此為賽尚阿上奏朝廷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