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因果關係!(第1/2 頁)
作為資深的股票人,華文禮每天都在和股票打交道,稍稍一想,立馬記起了截止中午前,九龍倉的大致股價。
13塊左右。
倒是比一個月前漲了一點。
“我打算與貴公司購買一份九龍倉的看漲期權合約,合約時間就定半年。”
“半年後,我以每股22塊的價格收購90萬股九龍倉,權利保證金佔總金額的5%,也就是100萬的權利保證金。”
“90萬股九龍倉?”
“沒錯!”
簡單來說,期權就是一種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以固定價格購入或者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和期貨一樣,期權到期時,雙方不一定要進行實物交割,如果沒有實物,只需按價差補足即可。
當然了,期權合約到最後也不一定要執行。
一般分兩種情況。
第一種,合約到期後,若九龍倉的股價達不到22塊,那買方可以選擇放棄合約,損失權利保證金。
畢竟萬一合約到期,九龍倉的股價只是15塊,那花22塊買入股票,等於白白支付溢價的7塊,顯然不合算。
第二種,假如合約到期,九龍倉的股價超過22塊,買方就可以選擇執行合約,到時候賣方就按照合約,以22塊每股的價格,交割九龍倉的股票。
如果賣方沒有交割物,可以選擇以當前產品的價格來執行合約,也就是現金結算。
假如九龍倉是25塊,那賣方就要每股補償買方3塊的差價。
不過有一點,不管這份合約最後成交與否,買方繳納的權利保證金都不會退回。
看起來期權是一類風險比較小的金融合約,以小博大的玩法,讓它在美利堅十分的受歡迎。
但其實不然。
只要是加了槓桿的金融衍生產品,風險永遠和收益成正比。
此時此刻,華文禮十分糾結。
怎麼辦,這100萬的生意接不接?
按照券商的交易行規,每筆交易公司可以拿到0.3%的服務費,這100萬港幣,需要大量的客戶,頻繁的交易才能拿到這些服務費。
“陳先生,稍等,這件事我還要向面彙報。”
誠然,這筆生意讓華文禮很心動,但他也不是傻子,想了想後便回答道。
“請便。”陳澤耀聳了聳肩。
離開辦公室後,華文禮第一時間回到辦公室聯絡老闆,隨後讓人調出九龍倉最近三年的股價變動資料。
十五分鐘之後,華文禮再次回到會客室。
看到死洋鬼子臉的表情,陳澤耀就知道這筆買賣談成了。
其實不難去猜測其中的原因。
第一,九龍倉體量太大,而且是最大的洋行怡和所把持掌控,一般人壓根無法操控股價。
第二,九龍倉這些年來業績虧損太多,加之怡和集團把重心放到日不落,九龍倉的經營不好,想抬升股價,需要一筆天文數字。
華文禮深知一句華人老話: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九龍倉雖然半死不活,但依舊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去操控的。
現在九龍倉的股價在13塊這個價位,想抬到22塊,沒有足夠的資本完全不可能。
而且一旦九龍倉的成交量去,勢必引起怡和的重視。
“陳先生,我請示過我的老闆了,這筆交易我們公司可以承接。”
衡量之後,華文禮和老闆都覺得可以吃掉陳澤耀手裡的100萬。
不吃白不吃。
“好,那你們把合約整理好,做成一份對賭協議避開監管,後天我們來簽約,合作愉快。”
陳澤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