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第2/2 頁)
是這個熱衷於&ldo;男女不義交&rdo;的穆王姬滿,在他當政時頒布的《周禮•秋官•司寇》上說:&ldo;司刑掌五刑之法,以麗萬民之罪,墨罪五百,劓罪五百,宮罪五百,刖罪五百,殺罪五百&rdo;,墨罪,在臉上紋字;劓罪,割鼻子;刖罪,挖膝蓋;殺罪,人道毀滅;宮罪,閹割。
看來在周朝時,宮刑就已經開始針對所有的老百姓了,但卻是由穆王這個大色棍頒布的,頗有些&ldo;只許州官點燈&rdo;的味道。
那麼那些受了宮刑的百姓們何去何從呢?就一條路:入宮為侍。
所以早在周朝時,宮內就有不少閹人了,他們幾乎無一是自願淨身的,都是酷刑的產物,他們是宦官的祖先之一。
如果說周朝時的宮刑還有些震懾犯罪的意義,那麼到了戰國時,宮刑已經變成了一種純粹的、幫帝王發洩情緒的工具。據《白虎通義》記載,戰國時,一班儒生不知吃錯了什麼藥,跑到秦國去對秦王說要&ldo;仁義治國&rdo;,可秦國久處西陲,東抗晉楚,西敵羌狄,國土都是一刀一槍打出來的,要一味講仁義,早完蛋了,因此秦王很生氣,一發狠,把這群儒生全閹了,夠絕戶的,大秦就是牛。
這群可憐的儒生被閹後何去何從,史料沒有記載,但我想很可能也是入宮為奴了,如果不是這個結局,那隻能更慘‐‐淪為刑徒。
秦代受宮刑者要更悽慘些,秦代之前閹人們大多數還能進宮伺候王族,搞不好還弄出豎刁這類無敵高手,秦統一後,由於刑罰過濫,全國竟有超過七十萬人被處以宮刑,這麼多的閹人皇宮中豈能安置得下?因此秦朝時,絕大多數閹人並沒有成為宦官,而是變成了做苦力的刑徒,修長城有他們,建阿房有他們,築驪山有他們,跟著章邯抵抗陳勝吳廣有他們,當然,最後毅然參加革命,對著萬惡的秦王朝反戈一擊的,也有他們。雖然不知他們都是誰,但他們為民族文化及改朝換代作出了卓越貢獻,歷史永遠留住了他們的影子,基於這一點,後人還是不要對那些閹人們持單一的鄙視態度吧。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