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有病(第1/3 頁)
“請第四十七號患者。”
“進入三診室。”
聽到廣播後,方巖站起身,快步走進精神科三號診室,隨手將門關上。
醫生是一位年約四十多歲的男性,戴著金絲邊眼鏡,身上的白大褂異常整潔。
醫生抬頭看了一眼方巖,“怎麼又是你?先坐吧。”
方巖拉過椅子,坐在醫生對面,心情略有些忐忑。
盯著顯示屏上的各種檢測結果,醫生表情困惑說道:“包括大腦認知功能和神經系統在內,檢查結果完全正常,你明明很健康,為什麼卻偏要說自己有精神病呢?”
方巖急忙解釋道:“醫生,請你一定要相信我,我真有病!”
已經連續一個多月了,方巖總會做同樣的夢,夢見自己去到一個無比遙遠的超級文明星系,那裡的科技無比發達,星系中央是一顆藍巨星,散發著耀眼的光芒…
其實做夢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每次方巖從夢中醒來,大腦中就會多出大量並不屬於自己的記憶。
例如研究高能粒子和暗能量行為邏輯的能量發散學。
或者研究反物質與普通物質之間相互作用的反物質化學。
以及研究多維空間結構特性的維度工程學。
甚至是探索量子起源,試圖理解意識如何從量子波函式塌縮中產生的量子意識學。
太多了,真的太多了。
方巖現在有一種感覺,某種神秘而強大的力量,正在將宛如星河般浩瀚的超巨型圖書館,一股腦塞進自己小小的腦殼,完全不在乎他能否承受得住。
隨著時間推移,這種神秘而強大的力量,似乎不僅僅增強了方巖記憶,還讓大腦結構產生潛移默化的改變。
記憶越來越清晰,邏輯思維速度也變的越來越快,即便每天接收到海量資訊,方巖也不會感到痛苦,反而精力充沛,每天清晨從夢中醒來,都有種神清氣爽的感覺。
方巖詳細描述自己離奇的夢境,但醫生卻輕輕擺手,示意方巖不用繼續說了,因為同樣的說辭在初診階段,他就已經聽過。
醫生望向窗外蔚藍色的天際線,輕輕嘆了一口氣。
“還記得降臨日嗎?”醫生問道。
方巖猛的一怔,再次回憶起多年前驚心動魄的畫面。
那是一個晴朗的午後,巨型外星飛船緩緩降臨,它龐大的體積遮蔽半邊天際,飛船表面閃耀著冰冷的金屬光澤,複雜的推進結構和武器系統,顯示出遠超人類認知的力量。
交通瞬間癱瘓,車輛停在路中央,司機們紛紛下車,目瞪口呆仰望這從未見過的龐然大物…
將思緒拉回現實,方巖點了點頭,“當然記得,降臨日距今已經過去九年十個月又二十三天了。”
“從那天起,我們終於知道銀河系還有其他文明,兩年後,地球以聯邦形式加入銀河聯盟,從此開啟了嶄新的星際時代。”
“嶄新的星際時代…”
醫生搓了搓手,“不知不覺,降臨日到現在已經接近十年,如今我們這些地球人的生活有什麼變化嗎?”
方巖微微一怔,腦海中迅速回憶十年來發生的點點滴滴。
“有,但不多。”
醫生點頭,“你能精確記住降臨日的時間,由此可見你內心充滿夢想,渴望地球因為加入銀河聯盟而開啟新紀元,甚至你還幻想能駕駛宇宙飛船,暢遊星海,到宇宙未知的深處去冒險。”
“年輕人嘛,渴望冒險很正常,我也非常能夠理解。”
“可轉眼十年過去了,群星在哪呢?探索宇宙的旅途又在哪呢?”
“地球作為最低等級的文明,在銀河聯盟中的地位說好聽點叫成員,說不好聽的,我們就是一群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