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部分(第1/4 頁)
陳文強想了想,精煉地評價道:“談吐了得,為事專斷,不喜為人下。”
宋教仁眨著眼睛,疑惑地問道:“這是褒,還是貶?你就說他能否當大任吧?”
“呵呵。”陳文強笑了笑,說道:“在軍事上,他自然是比咱倆都強。但他也不是算無遺策的諸葛亮,如果他能認識到這一點,組建起參謀部,並能納諫如流,我還是贊同由他主管軍事的。”
“這樣啊——”宋教仁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說道:“那我和他再談一談,希望他能改掉專斷的毛病。”
“德國的參謀制度值得學習。”陳文強建議道:“發揮集體智慧,這是最好的辦法。世上有多少隻靠著自己的謀劃便能成功的名將?有了參謀部,主官只要選擇看起來最合理、最正確、最有把握獲勝的戰法,即便有錯誤,我看也壞不到哪兒去。”
“這麼說的話,連你我都能指揮軍隊嘍?”宋教仁笑著搖了搖頭,對陳文強的說法表示懷疑。
“那有什麼不行。”陳文強倒是很篤定,“古代那些文官領兵,不也有很多打勝的戰例嗎?只要中下級軍官夠素質,對主帥的要求自然不必那麼高。所以,我才著急要建立武備學堂,培養軍官。如果吳綬卿不能擔此重任,我準備從德國高薪聘請。”
“為什麼你如此傾向德國?”宋教仁不解地問道:“知道嗎,美國總統已經允許西點軍校招收中國人。”
“在現在這種形勢下,往美國派人學習?”陳文強斷然搖頭,“相反,現在是從美國往回拉人的時候。有學識的,有錢的,有技術的,都是咱們需要的人才。上海,瓊州,都可以安置。嗯,我已經安排人在報紙媒體上呼籲,併發出邀請,請旅美華人回國。”
一九零五年七月,《廣東日報》刊出社論《論赴比賽會被辱與抵制美約之關係》,從清朝官員赴他國參加活動遭海關人員輕侮一事說起,聯絡當時全民抵制美國辱華條約的社會背景,希望喚起民眾團結以自強。文中還有“外人之輕視華人,匪自今始矣,而猶以中國人民,蜷伏於專制政府之下,外人得用其恫嚇手段,假清政府以制吾民”等語句,已將反抗異國欺壓與反對封建專制政府連在一處,可見人心向背。
美國華工大部分來自廣東,十九世紀後期以來,他們在美國受到苛待,使他們的親人和同鄉感到強烈不滿。因此,他們的親人和同鄉自然會認為自己在反美拒約中應充當更重要的角色。另一方面,二十世紀初葉的廣州社會反美情緒的爆發,既有來自上海地區活動的刺激,也有源於十九世紀中葉以來的排外傳統和抗爭精神。
而早在五月份,上海工商界便召開大會,反對美國長期以來對旅美華僑、華工的歧視和虐待。參加大會的除上海總商會的董事外,還有商部右參楊士琦及中外記者。大會首先透過兩個議案,一是因為《限制來美華工保護寓美華人條約》期滿,反對政府與美續訂新約;二是限期美國政府刪改排華法案,公平對待華工、華商,否則即抵制美貨。
隨後,大會由上海總商會會長曾鑄領銜,通電外務部和商部,“籲懇峻拒畫押”;另又分別致電漢口、天津、重慶、南京、廣州、長沙等全國二十一處商埠商會,要求採取一致行動,並提出了具體的抵制辦法。因為美國拒不改約,抑制辦法如期實行,中國各地便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抑制美貨運動。
在抵制美貨的運動中,尤以廣州最為激進,可以說上至士紳、富商,中至學生、工人,下至賭徒、娼妓,全民上陣。
當時很多報刊都刊載過廣州市面上各界動態———店主在大門上貼“本店沒有美貨”的海報,民房的大門也貼著“我家不買美貨”的大字報;賭場的賭客拒抽美國香菸,風塵女子也拒陪使用美貨的客人,船伕拒載美貨,理髮師拒絕為美國人理髮,學生拒穿洋布洋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