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第 24 章 盛世最後一位宰相(第1/5 頁)
“正好張九齡就要離開長安前往荊州了, 我不好出宮,你便替我去送一送張九齡吧。”武惠妃嘴角微微上揚。
“來日方長,說不準往後還有再見之日呢。”
有了武惠妃的允許,第二日李長安就直接大搖大擺進了張九齡的府邸。
其實也不算大搖大擺, 現在明面上武惠妃和張九齡還是政敵, 所以也唯有李長安年紀小,身份也夠, 適合來拜訪張九齡了。
“你竟然是武惠妃的公主。”
出來迎客的張九齡在看到李長安的瞬間是驚訝的, 待到李長安表明了身份之後,張九齡的表情就複雜了起來。
他帶著李長安進了後堂, 拿出了一小罐新茶, 沏上茶水,也不喚下人,而是親自倒了兩盞茶,將其中一盞茶推給李長安。
“這新茶乃是老夫一位老友贈予老夫的, 老夫也只得了五兩茶葉,日後不在長安,只怕是能喝此茶的次數也寥寥無幾。”張九齡自嘲道。
往日他位高權重,自然有的是人給他送東西,如今他被貶作了荊州長史, 日後也就沒人會願意給他送這等名貴之物了。
“先生若是喜歡,我再送先生幾斤就是了。”李長安輕描淡寫。
“原來新茶背後之人是武惠妃。”張九齡自以為自己想到了事實。
李長安輕笑:“我阿孃可看不上這點蠅頭小利。”
“新茶之利, 老夫估計應當在千金往上, 在你口中竟然成了蠅頭小利?”張九齡搖頭。
這就是清官了, 張九齡當了這麼多年宰相,也只是靠著自己的俸祿過活,養著自己一大家子人的同時還要養著手下那麼多幕僚, 一輩子他自己的私產也沒到過千金。
三千多兩金子聽著多,可換算到後世也不過才幾千萬,一箇中小規模的小公司都能有這些資產。武惠妃連宰相之位都能干預,年末的收入薄冊十幾天都看不完,這點錢對她來說還真就是九牛一毛。
張九齡以為李長安是得了武惠妃的命令過來了,於是也不欲多言,直接切入了正題:“武惠妃讓公主過來是要讓老臣做什麼呢?”
李長安詫異道:“我阿孃並未讓張先生做什麼,只是叮囑我可以來為張老送行。這次過來是我自己要過來的。”
“我仰慕張老才華,特地上門想要求字。”李長安淺笑道。
“求字?公主想要何字?”張九齡也沒有感到意外。
說到底,他和武惠妃之間的矛盾隨著太子李瑛被廢已經煙消雲散了。他已經是一個被排擠出權力中心的糟老頭子了,武惠妃也不會心胸狹小到還要排擠他,若是說李林甫到還有這個可能。
被問到的李長安卻苦惱地撓了撓頭。
“我想要張先生親筆提一句先生自己寫的詩……”
她肯定是想要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這是她背了十幾年滾瓜爛熟的千古名句。
可是問題是現在這首《望月懷遠》還沒被張九齡寫出來。
張九齡前六十年為官做宰的時候沒寫出來多少流傳千古的詩,後面這幾年被排擠出長安了,反而隔三差五就寫一首流傳千古的好詩出來。
大唐的詩人真是大半都是官路失意了,詩路才能得意啊。
“莫非老夫寫過的詩竟然沒有一句能入公主貴眼的?”張九齡笑眯眯捋著鬍鬚。
他對李長安的態度倒是像對待家中的孫女一般。
可惜他已經很多年沒能回過家了,也不知道這些年他的兒女孫輩們都還好不好。
他的老家在嶺南,家人都在老家,路途遙遠,一別數年,也不知死前還有沒有機會再享受天倫之樂。
想到這裡,張九齡心裡不免升起思鄉之情,再看向李長安,方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