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頁(第1/3 頁)
基於以上原因,我們對山越情況要作具體分析,比如以上所說山民&ldo;時觀間隙,出為寇盜&rdo;之類的事就不能簡單地視為山民出山搶掠,因為山民不過是魁帥肘腋下類似農奴般的依附者。只有大小魁帥才能挑起事端並從中獲得好處。而孫吳與山越雙方的上層人物對事端發生的責任也有大小先後的差別,其中孫吳統治者是發動戰爭的主要負責者。因為孫吳統治者不僅要從山越那裡侵佔土地,而且也要從山越魁帥手中奪取兵源和勞動力,即所謂以山民&ldo;強者為兵,羸者補戶&rdo;,翻看一下《三國志&iddot;吳志》各傳,即知孫吳政權從建立到滅亡,一直與討伐山越的戰事相始終。孫策初到江東,即提出&ldo;取吳、會,平山越&rdo;的兩大軍事目標。而當時孫策的敵對軍閥也力圖利用山越遏制孫策,如《資治通鑑》卷62建安三年載:
袁術遣間使懬印綬與丹陽宗帥祖郎等,使激動山越,共圖孫策……太史慈遁於蕪湖山中,自稱丹陽太守……進住涇縣,大為山越所附。於是策自將討祖郎於陵陽,禽之……即署門下督,軍還,祖郎、太史慈俱在前導,軍人以為榮。
祖郎是山越宗帥名聞江北者;太史慈曾經救援過北海相孔融,名聲著於徐、揚,且為山越所樂於擁戴。孫策禽住太史慈和祖郎後,立即予以重用,這不只表明孫策善於用人,且標誌了當時漢越之間的民族界限已很輕微。孫權繼立以後,也首先&ldo;分部諸將,鎮撫山越,討不從命&rdo;。當孫權於建安八年(203年)西伐黃祖時,因&ldo;山越復動&rdo;,只好回軍,使呂範平鄱陽,程普討樂安,太史慈領海昏,韓當、周泰、呂蒙等為劇縣令長。所謂劇縣即指山越反抗較多的縣。據《三國志》卷54《呂蒙傳》載:
呂蒙……少南渡,依姊夫鄧當。當為孫策將,數討山越。蒙年十五六,竊隨當擊賊,當顧見,大驚,呵叱不能禁止,歸以告蒙母。母恚,欲罰之,蒙曰:&ldo;貧賊難可居,脫誤有功,富貴可致&rdo;。……母哀而舍之。
可知討伐山越,是吳人獵取功名的一個有利可圖的途徑,因為戰勝一個失去民族凝聚力的散漫群體,總是危險小而成功易。所以雖童稚如呂蒙亦欲借討山越,一顯身手。《三國志》卷46《孫策傳》載:
吳人嚴白虎等眾各萬餘人,處處屯聚,吳景等欲先擊破虎等,乃至會稽。策曰:&ldo;虎等群盜,非有大志,此成禽耳。&rdo;
以上言嚴白虎等為&ldo;吳人&rdo;、&ldo;群盜&rdo;,而不提其為山越;《三國志》卷56《呂範傳》亦稱嚴白虎為&ldo;強族,&rdo;而不言他是漢人或山越。裴松之在《孫策傳》注中發表意見說:&ldo;於時疆宗驍帥,祖郎、嚴虎之徒,禽滅已盡,所餘山越,蓋何足慮。&rdo;這就明白指出嚴白虎和祖郎都是山越強宗驍帥了。從總的情況看嚴白虎是山越大帥,當無可疑,可是事實上他已同漢人強宗豪帥沒有什麼區別,所以史書上就經常不指出他的族類而只稱之為吳人或&ldo;群盜&rdo;、&ldo;強族&rdo;、&ldo;強宗驍帥&rdo;。所有這些,都表明嚴白虎的山越族性已若有若無、和漢人基本沒有什麼差別。這也是孫吳君臣所以樂於首先降伏山越的原因所在。《三國志》卷58《陸遜傳》載:
吳、會稽、丹楊多有伏匿,遜陳便宜,乞與募焉。會稽山賊大帥潘臨,舊為所在毒害,歷年不禽。遜以手下召(疑為見)兵,討治深險,所向皆服,部曲已有二千餘人。鄱陽賊帥尤突作亂,復往討之&hel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