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第1/3 頁)
第二節 太平軍的末路
一、紀綱隳壞
太平軍的宗教信仰、政治、經濟、社會政策與措施,無論反對者斥其如何怪誕詭譎,當清廷失去控馭、人心思變之秋,確能收一時煽惑脅制之效。而其初期上下一心,甘苦相共,領導人正當少壯之年,1朝氣蓬勃,實尤足多。中期之後,一切全非,卒至敗亡。外在的情勢轉變,固然有關,根本所在,為其自身的日趨腐化、惡化,喪失了淬礪奮揚之氣。
宗教對於太平天國的建立確有極大作用,然亦受了宗教之累。宗教為洪秀全羅致了不少狂熱的信徒,不惜犧牲一切以從,亦因此激起衛護名教者的反抗,招來了勢不並立的勁敵。他原是假宗教以愚人,沒想到竟至作法自斃。在前期,有天父下凡之說,結果演成自相殘殺;在後期,他仍強調諸事均有天父、天兄作主擔當,太平一統,即將到來。但何以久久未能實現,屢屢喪師失地?不惟一般人不再盲從,甚而他的高階將領的信心亦生動搖。而他本人似乎反陷溺愈探,極力使自己神化,一心依賴神力,忽視現實,失去理智,無異自愚。李秀成曾反覆言之。一八六〇年,再破江南大營之後,洪秀全&ot;格外不由人奏,俱信天靈&ot;,一味靠天,不肯信人。安慶行將不守之時,李勸他預防湘軍來圍天京,反大受責斥,說是&ot;爾怕死!朕天生真命主,不用兵而定太平一統&ot;,&ot;殘妖易滅,功勳易成&ot;。但太平軍之日暮途窮,則為顯然的事實,自欺而不能欺人。有人說他精神錯亂,亦可謂為執迷不悟。在如此領導下的軍政,尚有何希望?
----------
1金田起事時,洪秀全三十七歲,馮雲山年與相若,楊秀清、蕭朝貴、韋正均在二十歲上下,石達開約二十歲,秦日綱二十餘,胡以晃三十餘。
經過天京的內訌,洪秀全偏信他的親族寵幸,任其胡作亂為,上下離心。李秀成勸他&ot;擇才而用,定製恤民,申嚴法令,肅正朝綱,依古制而惠四方,求主禮而恤下,輕世人糧稅,仍重用冀王&ot;,終不見聽。洪仁玕雖有才識,但乏功勳,到天京不滿半月,封為軍師、幹王,要人悉歸其制,眾望不孚。曾國藩的幕僚趙烈文曾說,自洪仁玕執政,&ot;諸宿將多不服,賊勢之衰,蓋由於此&ot;。一八六一年,洪仁玕以援安慶失敗革職,朝政復歸洪仁發、洪仁達。李秀成見政情日壞,&ot;屢俱本奏,天王不從,越奏越怒&ot;,甚至說:&ot;政事不與你相干,王次兄勇王(即福王洪仁達)執掌,幼西王出令,有不遵西王令者,合朝誅之。&ot;幼西王為蕭有和,天王之甥,是一個十幾歲的黃口孺子。
濫封爵職為太平天國的另一致命傷。早期除東、西、南、北、翼五及燕王(秦日綱)、豫王(胡以晃)外,無其他王號。天京內訌後,洪氏兄弟首先封王,其次為陳玉成、李秀成,至一八六一年前期,仍僅十人左右。此後愈封愈濫,多至二千七百餘人,一因出於猜忌,採眾建政策,以分削宿將實力,李秀成的大將陳坤書之封護王,即為一例。一欲借名號以收買臣屬,但事姑息,不明賞罰。強有力者互不相下,&ot;各守疆土,招兵固寵&ot;,不顧根本,此為洪仁玕之批評。&ot;黨羽無定數,酋長無定謀,……偽王……不甚服偽天王、忠王之排程,各爭雄長,苦樂不均,敗不相救&ot;,&ot;此王所踞之地,常為彼王劫掠&ot;,此為曾國藩的批評。李鴻章亦說: &ot;增封多王,內亂猜忌,愈散漫不可制。&ot;左宗棠說:&ot;賊中偽王……彼此猜忌,勢不相下。&ot;李秀成認為亡國大誤之一,即在濫封多王。至其他爵職,亦大量增加。一八五七至一八五八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