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第一大銅礦(第1/2 頁)
李唐倒也是沒有怯場,翻出那份手稿,不徐不疾的把之前跟秦建設彙報的情況,複述一遍:“目前計算出來的資源量,銅金屬量是200萬噸,鉬金屬量是10萬噸,還有金、銀等多金屬。根據目前國內的市場行情,這些資源量的市場價值超過了450億元!”
在牛福、歐平國、趙禾浦三人面面相覷的時候,他又補充道:“因為目前開展的是預查工作,鑽孔密度不高,鑽孔深度都是在300米以內,甚至很多鑽孔都是五十到一百米的淺孔。所以,想要得到更加準確的資料,需要進行詳查工作。”
“兩百萬噸銅礦,聽起來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數字!”牛福一時間對這個概念還有些模糊。
“銅礦大型規模是50萬噸。”歐平國連忙解釋,“兩百萬噸已經是屬於特大型銅礦了!”
“你的意思是,我們找到了大礦?”牛福始終威嚴的臉上,表現出了精彩的表情。
“是的,我們按照預期,找到了銅礦。”李唐點了點頭。
秦建業看了李唐一眼,頗為驕傲道:“根據目前的見礦成果,我們推測遠景資源量將會超過千萬噸!也就是說,我們一開始提交的可行性研究報,一點都不誇張!”
一千萬噸銅礦……
牛福這位見多識廣,輕易不會情緒波動,也因這個事情而動容了。
因為他心裡很清楚,如果真的能夠找到一個超級銅礦,那麼武礦集團都會變得不一樣。
他們現在推行的轉型政策,由輕資產型公司轉為重資產型公司,將會變得一帆風順!
也可以說,他們的轉型政策,提前大功告成!
武礦集團本身並沒有多少上游資產,已有的礦山,多是以前礦冶公司遺留下來的老礦山,體量小,資源枯竭問題嚴重。
一旦找到一個千萬噸級別的超級銅礦,如果能夠順利進入開採階段,那麼依託現有的產業鏈,以及成熟的人才結構,將來武礦集團的發展必然穩步向前。
對於一個礦企來說,擁有一個優質的礦山,那就是為萬丈高樓打好了地基。
更為直觀的一個體現就是,武礦集團的銅礦儲量,將會從完全不入流的階層,一躍成為全國銅礦保有儲量名列前茅!
有這項成就,他在武礦集團的職業生涯,將會是最耀眼的一筆履歷!
“小王!”他激動地把秘書喊了進來。
“牛總。”秘書連忙小跑進來。
“你把最近出國考察的計劃往後推遲半個月。”
“誒,好的。”秘書很為難,不過只能點頭應諾,然後出門更改牛福的行程。
“小王!”牛福又喊道。
秘書小王連忙轉身小跑回來。
“你聯絡一下媒體朋友,適當報道一下咱們在吐蕃省的找礦成績。我想,上層領導也好,還是媒體也好,或是全國老百姓,都會高興看到我們取得的成績。咱們國內的礦業市場,持續低迷許多年了,咱們找到的大礦,也能夠振奮整個礦業市場!”
“好的,我馬上去辦。”秘書小跑離去。
牛福抬起頭,面對歐國平、趙禾浦等人,難得的露出一絲笑意,“去年年末的時候,跟奧國鐵礦石生產商簽了新合同,增加今年的鐵礦石進口量。本來打算去一趟奧國,考察他們的礦山生產能力。不過既然咱們自己找到了這麼大的銅礦,去奧國的事情不急,咱們先去一趟吐蕃省!”
武礦集團本身是沒有鋼鐵冶煉廠的,不過他們進口的鐵礦石量非常大,賺取的就是其中的差價。
尤其是未來數年,鐵礦石供不應求,價格飆升,長協價鐵礦石只有少部分大企業才能拿到的情況下,現貨價比長協價高出許多,鐵礦石貿易輕易就能夠賺取豐厚的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