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外國的月亮沒比較圓(第2/2 頁)
探討技術的時候,又像太陽一樣,光芒萬丈。
“你說說看。”秦建設笑道。
“您知道的,我最近一直在整理生物溼法鍊銅的資料。”
李唐看向了趙禾浦,意思表達的也很簡潔:“我有這方面的技術,而且很先進。”
“很先進是什麼意思?”趙禾浦面露喜色。
“至少領先九江銅業的技術五年到十年。”
“浸出率能達到多少?”
“80,甚至85,而且浸出時間可以從八百天縮短到半年!”
“浸出率從60提高到80,而且浸出時間還能從兩年多縮短到半年?”趙禾浦這段時間已經惡補了許多生物溼法鍊銅的知識。
對於李唐所說的話,顯然不太相信。
因為據他多方打聽,目前國內沒有哪一個礦山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
除非,李唐的手裡掌握著國外礦山生物冶金的技術!
可是國外的技術也不適合國內的礦山呀!
“我手裡就有成套的資料,而且生物冶金的每一個生產環節,都有詳盡的技術操作細節。”
“如果是來自國外的技術,恐怕會水土不服。”趙禾浦試探道。
“不是國外的技術。”
李唐最近整理的資料,都是未來數年多家科研單位許多科研人員發表的科研成果,也都是在國內礦山有過成功經驗的。
可以說是土生土長的技術,適合國內大部分黃銅礦山。
不過來自未來的技術,也沒辦法向別人細說。
只有實踐,才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趙禾浦看著李唐的眼睛,思考了很久,“你能把你掌握的資料,拿一份給我們先看看嗎?”
“不行。”李唐搖頭,“把資料給你們也沒用。”
資料就在他身上的光碟裡面,但這是他的成果,沒有無私奉獻的義務。
“如果我們的技術員證明你提供的技術真實可靠,我們願意向你花錢購買技術!”趙禾浦表情懇切。
“趙總歷來是言而有信的人。”秦建設在一旁幫腔。
“我自然相信趙總的為人。”
李唐誠心想跟人合作,首先肯定是相互信任,其次他也是個誠懇的人,“生物溼法鍊銅技術,是一套完整的技術體系,並不是某一個人就能夠完成所有工作。我一個人不行,以你們公司的技術團隊,肯定也不行。”
“那麼誰能行?”趙禾浦急切道。
“我手裡的技術很先進,但是隻是一個大概的研究方向和實驗結果。想要真正建立一個完整的生產線,建設一個完整的銅礦冶煉工業體系,需要一個專業的團隊!”
李唐不慌不忙的述說自己的觀點,“我認為在咱們華夏國內,有色研究總院冶金研究所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科研隊伍。據我所知,他們現在就在進行生物溼法冶煉的科研專案。”
“你的意思是跟有色院冶金所合作研究?”
“我提供研究方向和理論框架,他們負責試驗,並且建設初步的實驗廠。如果試驗證明我的理論可行,下一步再投產更大規模的冶煉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