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五福花餅(第1/2 頁)
第二日,沈鈺早早的就過來了,看著董廚做了一遍五福花餅,她就知道該怎麼做了。 準備好當日所需的銀絲面,切好抖散放在一邊備用,就開始接手做酒樓特色的五福花餅。 這種花餅是用一個特製的平底鐵鐺烤製出來的。和現代的酥皮月餅比較像,但更精緻小巧些,很多客人不但過來用餐時會點一盒討口彩,還經常會走時帶走幾盒給家中老人和孩子。是酒樓裡很有特色的一道點心。 餡料並不需要後廚準備,一大早,供應各種果子的果子店就把定好的餡料送過來了,很是方便。 現在正值夏日,綠豆沙、豌豆黃、棗泥、核桃果仁、蓮子蓉五種餡正當季。 水油麵皮是董廚一早揉好放一邊松馳備用了。 這種酥皮點心的秘訣也簡單,就是調製好水油麵皮揉好後,要鬆弛一會兒再使用,使用時不過分的揉壓麵糰,免得上勁後,不夠酥鬆。 分成小劑子,擀成圓餅皮,包入餡料收口,用各種花色的木模壓成好看的花朵形狀,表面刷上雞蛋清和蜂蜜,放入刷好油的平底鐵鐺,上面蓋好蓋子,小火慢慢烤制而成。 烤好晾涼後就裝入雕花木盒內,名曰五福花餅,盒子雕刻著吉祥花紋,方方正正,精巧又華麗,透過鏤空的花紋,香甜的味道隱隱飄散,開啟後花朵形狀的小巧糕餅姿態各異,外皮酥脆,內裡餡料鬆軟香甜,大受歡迎是有道理的。 糕餅好看,但價格更好看,這樣小小一盒糕餅,一個餅也不過雞蛋大小,居然要一百文,沈鈺聽了價錢心中咂舌,這都趕上她一天的工錢了,好貴啊。 這樣一盒算一份,陸廚讓她每日做二十盒的量,逢十有集市的日子,要翻一倍。 在東溪村時,她聽李氏唸叨過,近日的糧價又漲了些,一斗麥子要九十文了,而一斗麥子磨成麥面,可以讓一家四口都吃飽的情況下,吃上兩天都儘夠。 也就是說,買一盒花餅,要花掉一個四口之家兩天的口糧錢。這可真的是有錢人家才能買得起的。看來這個鎮子上的人還挺富裕的。 做吃食,可以賺錢,沈鈺再一次堅定了要自己做吃食的信念。 可是現在,手裡沒有本錢,也只能先默默打工,攢點本錢再說了。 沈鈺把滑落下來的頭髮別在腦後,把心裡這些亂七八糟的念頭拋在一邊,又專心地做起餅來。 午間後廚總是很忙碌,最忙的要數瘦廚子和跟在他身邊的小夥計小六子。 瘦廚子姓柴,人也像根柴禾棍似的,不怎麼愛說笑,但幹起活來,手腳麻利,他專司客人點的各式需要現點現做的小菜,小六子跟在他身邊,應該是徒弟了,在他的指揮吆喝下各種切配所需原料,兩個人配合默契,看來合作時間不短了。 菜很香,沈鈺自穿過來就沒吃上過有油水的飯菜,不由暗暗吞吞口水。 沈鈺邊幹活邊看兩位廚師做菜,看看此地的口味和菜式都有些什麼。 柴廚製作的,以各式燴菜為主,或者煎炸已醃製入味的肉片肉串,偶爾有盤青菜,則是用水焯熟,加油鹽醬等調味涼拌。 而陸廚負責需要熬煮久一些的湯羹,有羊、雞、鴨、魚和素高湯,需要什麼口味的面,就煮好面,再去加什麼口味的湯和肉片,撒上些青蔥、香菜碎就可以了。 整個午間上菜的時間裡,沒有看到豬肉的影子。 沒有豬肉,沒有炒菜,煮、煎、炸、涼拌是做菜的主要方式。 沈鈺心裡琢磨著這些,手上的活兒卻絲毫不耽誤,不時配合著陸廚遞過他所需份量的銀絲面,或者偶爾需要現切的寬面或細面,滾水寬湯的煮熟,撈入大碗,澆上提前煮好的高湯和肉片,撒上青蔥末,招呼在一邊候著的夥計端出去。 可能這原主平日裡只忙著繡花,不怎麼運動,再加上吃得不好,營養不良。等到午間飯點過去,忙了半天只在早上吃了兩個幹餅子的沈鈺已經餓得前心貼後背,累得一動也不想動了。 柴廚和陸廚在一邊歇著,指揮小六子和劉五去做酒樓的包飯,一方面他們是師傅,另一方面,先讓他們從包飯練習,做得不好吃,也不會砸了酒樓的招牌。 包飯沒有固定的菜譜,大抵東家有規定一餐的費用標準,今日的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