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氣虛型暈厥(2)(第1/2 頁)
高建海本想直接說,此病不是中醫適應症,潛意識中,覺得李憬會懟他。
委婉的說:“我覺得,可選擇手術。”
陳琳皺著眉:“我大姨去年腦梗管腔狹窄度才40%,清醒時入院,在省第一人民醫院手術檯上離世,我不希望,我大舅繼續走同樣的路。
我請來這位中醫專家,應當能用中醫方法保守治療。”
“秦夫人,中醫科劉主任都建議手術,他是中醫方面真正的專家,給予的建議值得認真對待。
不要輕易相信那些亂七八糟的偽中醫,希望你儘快同意手術,給病人更多康復的機會。”
高鑫語氣誠懇,希望對方答應手術。
陳琳語氣不善:“就算是手術,我們也會轉去省醫院,而不是在縣醫院做。”
高鑫繼續勸說:“秦夫人,轉院路途遠,必定讓危險加倍,如果不相信我們,我能請省專家來我院手術,無需冒險去省醫院。”
劉偉看向李憬道:“李醫生,你要不要再看看病歷?”
高鑫不悅道:“他應當是外院的醫生吧?如果讓他參與,一旦出事,算誰的責任?”
毛志超道:“根本不需要再看病歷,你剛才已經講的非常清楚,是個人就能聽明白,根本就不是中醫適應症。
現在讓中醫參與,就是浪費病人寶貴的時間,我是中醫,清楚的知道,中醫能做什麼,什麼不能做!”
李憬掃了一眼毛志超:“作為一箇中醫人,不去給病人做脈診、觸診等中醫的各種檢查,單憑影像報告,就想當然的確定不是中醫適應症,你真的是中醫?
高建海解釋道:“中醫的診斷方法多種多樣,脈診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儀器報告可以提供更客觀的資料,幫助我更全面地瞭解病人的身體狀況。”
李憬嘆了口氣:“你們這是妥妥的西醫思維,如果你是西醫,我不懂,無法評價。
可你們都掛著中醫的名銜,卻只研究患者的儀器報告,不透過四診合參診斷病情,真的合適嗎?
算了,劉主任,請帶我去看病人。”
李憬覺得好心累,系統給的這個任務,估計他是難以完成了,改變一個人固有的思維,實在是太難啊。
高鑫道:“不研究出合適的方案,看病人又能解決什麼問題?”
郭院長看向劉偉問:“這位就是你說的李憬醫生?”
陳琳冷聲道:“郭院長,不要再問些沒用的,出了問題我承擔,請儘快讓李醫生參與診治,不要再耽擱時間了。”
“既然秦夫人如此說,那就一起去腦外科病房。”郭院長終於鬆口。
幾人來到腦外科病房,是一間獨立的小套間,裡面只有一張病床。
李憬來到病人身旁,給病人做檢查,脈診、眼診、觸診......
“病人四肢雖偏涼,卻不是真的厥逆;瞳孔相對正常,雖嘴唇偏烏,但脈象無危象.......
我覺得該病人病情較輕,無需手術,完全可以透過針灸與中藥,讓病人康復。”
李憬檢查後,給出結論。
“不要說康復,只要誰能讓我父親醒來,我獎勵五萬現金。”剛剛才來、30多歲的男子,進門就給出五萬的獎勵承諾。
“三哥,你來得正好,我給你介紹下,這位是救過我兒子的李憬李醫生,我相信李醫生說到,肯定能做到。”
見到來人,陳琳大喜,她畢竟只是外甥女,一旦病人真的出事,她難逃干係,至少良心難安,病人兒子何勁來了,一切就不一樣了。
高鑫道:“病人垂危,手術是唯一的機會,中醫科高主任都不敢說有把握,你一個無名小卒,竟敢口出狂言,萬一病人被你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