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見王忠嗣(第2/2 頁)
是他的知己,說出他藏在心中想說的話。
對王忠嗣這樣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遇到志同道合者,更令他感到高興。
「我願如此,可往往君命難違!」
李瑄嘆一口氣。
在這一方面,他不配與王忠嗣相提並論。
但他志在兼濟天下,不由自己。
而王忠嗣是真敢為了士兵,忤逆皇帝,抗旨不遵。放棄大權在握,放棄可能成為宰相,甚至不顧自己的性命。
以至於後世有人覺得王忠嗣是個沒有情商的傻子。
不就是死幾萬士兵嗎,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攻下石堡城,王忠嗣入相之勢,再明顯不過。
出將入相,臣之極也!
「七郎有這樣的理想,我大唐欲興師滅突厥,你怎麼看待?」
王忠嗣忽然問出這句的話。
「正如王帥所說,突厥幾百年來幾度立國,反覆無常,害我漢民豈止百萬?不輕易動兵與覆滅敵國並不矛盾。西周的時候,尹吉甫伐儼狁,召虎平淮夷,所以有了周室的中興。我們為了大唐的興盛,在做一樣的故事。即便沒有聖人下詔,我們也要謀定策略,為國家分憂。」
李瑄引經據典,有理有據地向王忠嗣回覆。
「本來我還有些猶豫,現在前鋒非你莫屬了,七郎敢不敢接下這份重擔。」
王忠嗣微微點頭,向李瑄詢問。
「主帥有命,將必從之。」
李瑄以軍人服從命令為天職回答。
「七郎若身為前鋒,有什麼可堪致勝的兵法嗎?」
王忠嗣考驗李瑄,問李瑄在成為前鋒時,該如何去做。
「遇見敵騎,必組軍陣,這是常理。然在草原與敵人遭遇,要想打敵人措手不及,就必須先一步了敵動機。我會派遣一人三馬的斥候,掌控百里以內的風吹草動。這樣,可以依據敵人數量,考慮是後發先至,還是先發制人。也有足夠的時間,通知帥旗,誘敵深入。」
「兵法在於隨機應變,不一定要照搬《孫子》和《吳子》。」
李瑄娓娓向王忠嗣闡述。
「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前鋒不是主力,需要做的,也就是這些。」
王忠嗣對李瑄的回答很滿意。
前鋒軍的作用,是勘察地形,偵探敵情,以確保主力順利行動,或者戰略部署。
其他具體的戰略,王忠嗣沒告訴李瑄。
王忠嗣嚴謹,要等其他主將到來後再詳議。
兩人談論一晌,並一起就食。期間,王忠嗣將朔方節度使府的僚屬丶佐吏丶本部經略軍的主將,介紹給李瑄認識。
李瑄這才發現,先前請他入府的人為李光弼。
當前朔方軍的振武軍使為郭子儀。
他們二人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要功臣。
諸將諸吏見王忠嗣對李瑄親密,非常震驚。
王忠嗣作為皇帝的乾兒子,李瑄的身份在王忠嗣面前並不算什麼。
眾所周知,王忠嗣欣賞有能力的人。
能得到王忠嗣的親密,必然是李瑄的表現極受王忠嗣的認可。
眾人好奇,李瑄除了勇武和詩歌,還有哪些過人之處,使王忠嗣青睞。
就食完畢,李瑄離開節度使府的時候,王忠嗣叮囑李瑄這幾天在回樂城好好放鬆一番。
他有公務,不能一直與李瑄一起。
靜等其他主將,來到回樂城,再議軍事。
(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