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第1/2 頁)
本筆記本,遞給了夏漁。
“具體一點,只要犯罪,就會產生接觸。死者,兇器,各種現場,兇手必須接觸才能實施犯罪,而一旦接觸,就會留下痕跡。這些痕跡對我們而言,就是證據。”痕檢專家陳寄書如是說。
他依舊是一幅沒睡醒的懶散樣,但語氣溫柔又堅定,再無半分含糊。
夏漁翻開,是他記錄的透過痕跡鑑定偵破的案例。
痕跡並不僅僅只有常見的足跡、血液、指紋等,植物算,石頭也算……只要出現在現場,沾了邊的都是痕跡。
雖然看不太懂,但陳寄書的身影在她心目中一下子高大起來。
她肅然起敬。
夏漁看懂了:“就像是根據泥土確定甘宏富生前去過安樂鎮?”
“對。”陳寄書讚許點頭,“只需要檢測諸多土樣中的微量元素,對比後就可以得出結果。再比如,你在提出不只一人作案的想法後,項姐多次比對傷口痕跡,再加上其他物證,證明了你的說法是正確的。”
夏漁:……還真是?
不過在陳寄書的提點下,她恍然大悟:“所以這位犯罪嫌疑人可能還有很多我們還沒來得及發現的痕跡?”
“是這樣,發現這些痕跡,讓證據說話,就是我們的責任。”
陳寄書在她心目中的形象更加偉岸了。
夏漁鄭重其事地把他劃到了老前輩的行列。
陳寄書:。
消失的孟扶搖找到了,就差葉風了。
夏漁想了想,按照遊戲必定是一個圈的規律,她把目光放在了遇到過的人身上。
系統自動將案件的人物關係做成了關係網,放大後簡直一目瞭然。
除了同事她見過的和案件有關的就只有施詩了,但很顯然她不是葉風。
不過問題不大,反正徐鵬也沒找到。
不對。
夏漁凝神,語氣陡然變得輕快:“話說回來,我們是不是還有一個人沒有發現?”
容巡看向她,還沒來得及問,陳寄書就搶先一步:“誰?”
夏漁的目光放在了葉風和孟清溪連起來的箭頭下面。
“孟清溪和葉風的兒子,那個和孟清溪一起被拐的孩子。”
“孟行之。”
孟行之, 孟清溪的兒子,不足一歲被拐,至今杳無音信, 是死是活無人知曉。
如果他還活著, 大概和夏漁差不多大。
而假設他還活著並參與案件, 那他為什麼不和外公外婆相認?為什麼要冒著風險去殺人?他那麼小就被拐走, 對母親的愛應該沒有深到這種地步。
無數疑問湧上。
懷著對夏漁微妙的信任, 陳寄書還是打算在等待孟扶搖來警局之前, 去見一見孟家人。
孟家人似乎沒有特別想去尋找這個孩子,至少在和他們接觸的時候並沒有聽到他們談及孟行之。
聽聞他們的來意,孟家人對視一眼,孟母滿臉憔悴,愁眉苦臉地說:“那孩子估計是找不回來了。”
他們不是沒找過。可是幼年被拐的孩子被找回來的機率微乎其微, 尤其是孟行之身上沒有任何可以一眼看出他身份的胎記之類的證明。
而如果能夠找到孟清溪,那麼孟行之被送去了哪兒也能被知道。
所以他們張貼了孟行之的尋人啟事, 但是並沒有像尋找孟清溪一樣費力尋找他。
夏漁看過尋人啟事。
那個小孩長得白白胖胖的, 一看就是被養育得很好, 模樣也周正。
望著白髮蒼蒼的兩位老人, 陳寄書毫無波瀾地將徐家人的死訊告訴他們。
說不上來是什麼感覺,孟家父母並不為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