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第1/2 頁)
因而在聞聽薛衍這一番話後,平陽長公主立刻明白了這個&ldo;募捐拍賣會&rdo;以及&ldo;慈善基金會&rdo;的存在對於大褚受災百姓和朝廷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薛衍為什麼會說由皇后牽頭,由她和其他誥命出面來組織&ldo;慈善基金會&rdo;,會比朝廷親自操辦更為妥當。
更加明白能夠建立管理這麼一個&ldo;募捐拍賣會&rdo;和&ldo;慈善基金會&rdo;,對於皇后和她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
世人汲汲營營,皆為名利所累。平陽長公主一介女流之輩,卻能在風起雲湧、豪傑輩出的前朝末年打下如斯基業,雖是時事所迫,但要說平陽長公主只為隨波逐流,半點爭強好勝的心思都沒有……這話連她自己都不相信。
心癢難耐間,平陽長公主恨不得立時入宮同魏皇后商議明白。
薛衍看著自家母親一臉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氣沖天,不覺莞爾。
作為一名劇組道具師,薛衍因為工作環境的關係,倒是比其他百姓更容易接觸到這些募捐慈善的概念。不論圈子內的明星是為了塑造形象,新聞炒作,還是在功成名就有了一定的能力後真心要做慈善,反正娛樂圈內的人大多熱衷於此。
比如薛衍曾經呆過的某個以留守兒童為拍攝素材的劇組,便有過影片上映後,將部分票房捐獻出來,在拍攝地修建希望小學和希望中學的例項。
薛衍的父母也經常資助一些家境貧困但是品學兼優的學生上大學。每逢寒暑假時,也會帶著年紀尚小的薛衍去鄉下老家&ldo;體驗生活&rdo;,甚至多次&ldo;恐嚇&rdo;薛衍如果不孝敬父母好好學習的話,就把他留在鄉下自生自滅。
除此之外,薛父薛母更是教導薛衍不要浪費揮霍,因為他每每嫌棄不要的衣食用品,在旁人眼中卻是求也求不來的好東西。於是薛衍從小便養成了不想要的東西立刻打包送人的習慣(?!)。比如有一次薛衍厭煩了日復一日的溫書複習,他便將所有教材和輔導書打包郵寄給某個慈善基金會(……),結果卻被對方以&ldo;只接受捐款不接受捐物&rdo;為由退了回來。
事情敗露後,薛衍也理所當然的遭到了父親竹板炒肉般&ldo;愛的教育&rdo;。
家長的言傳身教是刻在骨子裡的。所以薛衍才會在聽聞皇后有意縮減用度,典當宮器賑濟災民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募捐和慈善這個概念。
現在看來,倒是無心插柳,哄得阿孃很開心。
而衛國公薛績在看到嬌妻興致勃勃的樣子後,則頗有些頭疼。
他似乎看到了十多年前,他與平陽同處軍中,聚少離多的日子。
一夜輾轉反側。
至次日五鼓,平陽長公主早早的便起身洗漱,按品服大妝。從演武場晨練歸來的薛績帶著一身的肅冬寒氣跪坐在火盆兒前烤手取暖。打量著髮妻忙忙叨叨的模樣,不覺莞爾笑道:&ldo;外頭天還沒亮呢,你起來這麼早做什麼。衍兒還睡著呢?&rdo;
&ldo;長安的晨鼓都敲起來了,衍兒再睡也睡不了多久。況且我躺在榻上也睡不著,翻來覆去的還不如起來了。哎呀你別管我了。&rdo;平陽長公主說罷,卻從妝鏡前轉過身來,手裡持著一支玉杆兔毫的眉筆,笑向薛績道:&ldo;夫君這麼空閒,過來幫我畫眉罷?&rdo;
薛績輕笑著搖了搖頭,只好起身至平陽長公主面前,接過平陽手中的畫筆,從妝檯上一方極小巧的辟雍瓷硯中沾了沾墨,細細為平陽畫眉。平陽長公主則仰著臉,美目欣然的看著自己的夫君,眼波流轉,巧笑倩兮。
然後在薛績畫好後對鏡自照,又嫌棄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