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朱祁鎮(第1/1 頁)
“該來的總會來。”
張三丰一派的雲淡風輕。
“唉。我剛剛突然想起我那個大孫子。應該是我錯怪了他。”
張欣看著山間飄動極快的雲朵嘆氣。
隨著對朝政對一個國家如何管理的深入,她也是慢慢明白朱祁鎮也許才是最像朱棣的人。
在困境中表現出的那份不屈不撓的抗爭精神,像極了先帝開創大業,也像極了他祖父的一往無前,在此刻的她看來熠熠生輝!
“你要願意說,我就聽一聽。”
張三丰聽出了那份傷心跟愧疚,很貼心給張欣傾訴的理由。
“嗯,即便他應該不會出生,我也想有人跟我一樣能記住他。”
張欣不禁淚盈眶,醒了醒鼻子才娓娓道來。
宣德九年年末,才八歲的朱祁鎮被她扶著登上了皇位。
當時的朝廷看似風平浪靜,實際上卻暗流湧動,隱藏著不少危機。
十年間,三個皇帝駕崩。最外面的威懾力漸弱。長久以來的懷柔政策也把外面的人心給養大了。
北邊蒙古各部很快活躍起來,特別是瓦剌部勢力漸長。
當時的西南邊境的麓川王朝也不甘寂寞,開始大肆擴張,襲擾雲南地區,大有重現唐朝時南詔王朝輝煌的野心和勢頭。
當時的朱祁鎮雖然年幼,但卻並沒有怯場。也沒有安於現狀不做準備。
她雖然不贊成但也幫著朱祁鎮一點點調整從朱高熾到朱瞻基兩朝一直以來的保守政策,開始對外用兵,重整軍備。
正統二年,韃靼的阿岱汗帶兵侵襲甘肅,朱祁鎮沒廢話,當即點將蔣貴,趙安,兵部尚書王驥率領大軍出兵西南跟西北同時征討。
幾路大軍分頭行動,均獲大捷,幾乎將韃靼高層跟西南亂軍一掃而空。
阿岱汗慘敗逃亡,最終被瓦剌騎兵所殺。
首領王思任法人頭被移送京城,其子思機法的家眷被明軍抓獲,思機法潛逃流亡。思機法之子思祿繼位後,被迫和明軍和談,
這幾戰,久不打仗的明軍居然打得酣暢淋漓,狠狠打擊了邊境的囂張氣焰。
西北西南邊境此後有了一段長久的安寧。
在張欣死之前,朱祁鎮在對外用兵方面確實有不少可圈可點之處。
少年郎敢闖敢打,無形中扭轉了大明的頹勢。
但當時三楊還活著。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他們也曾受過三代朱家皇帝的提攜跟愛重。
不管是為了自己心裡過得去,還是為了大明的百姓著想,甚至是私心想留得生前死後名。
三楊也是拼盡了全力在後面做好後勤輔助才讓朱祁鎮這早年間的戰打出了大明的實力。
他們死後,同樣在這個位置上的人想法可能就不一樣了。
而且隨之而來張欣的薨逝,原本被張欣壓制不敢冒頭的王振在朱祁鎮身邊一人獨大。
這幾次在北方和西南用兵的勝利,在王振的吹鼓下,讓朱祁鎮滋生了驕傲自滿的情緒,朝廷百官沒了三楊的壓制,後面的悲劇就幾乎可以說是不能避免的。
一個年少輕狂的皇帝,一群居心叵測的朝臣,一個一心諂媚的太監。
跟三個和尚挑水吃沒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