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積石軍(第1/3 頁)
積石軍
「不錯!吐蕃連續幾年收割我積石軍的麥子,今年一定還會再來。只要末將佈置好,必然能讓吐蕃有來無回!」
李瑄點頭說道。
「然夏日將士士氣低落。而且積石軍去年回報說吐蕃人以騎兵圍住麥田,一人雙馬,探馬遍佈。一旦我大軍前來,他們一定會逃走。」
皇甫惟明怕李瑄勞師動眾,白白做無用功。
「末將有把握!更何況末將還是隴右營田副大使。積石軍是隴右最重要的軍屯區域,需要扼制吐蕃的囂張氣焰。」
李瑄向皇甫惟明請命。
他心中已有對付吐蕃偷麥者的計劃。
「那好!七郎可從臨洮軍調兵,大膽去嘗試,即便未立戰功,也不要緊。我們厲兵秣馬,秋天再尋找機會。」
皇甫惟明思慮片刻,還是同意李瑄的請求。
身為隴右軍的主帥,凡軍中功勳,不論是哪個軍使獲得,必有他一份。
而且隴右軍春天剛在石堡城失敗,需要一場勝利,鼓舞軍心。
「遵命!」
李瑄心中放心。
他也從此事看出皇甫惟明對他的態度。
今日,是李瑄來臨洮軍就職的時候。
他需要隴右臨洮軍都認識他。
臨洮軍副使辛思廉出自隴右辛氏,是世代將門世家,家族多出統兵之才。
他有一個兒子,在臨洮軍從軍,真正的上陣父子兵。
所有計程車兵,都出城在湟水邊集合。
辛思廉陪同李瑄出城,對士兵進行檢閱。
春季在石堡城受挫後,臨洮軍出現一些新兵,現臨洮軍一萬五千人齊全。
騎兵和步兵,以不同軍中,各分十幾個方陣,旌旗獵獵,鎧甲光天。
作為隴右最精銳的軍隊,臨洮三千披明光甲的精騎,四千輕騎,一千重騎兵。
同時,步兵中有一千名持巨盾大槍的重甲步兵。
披重甲的摧鋒跳蕩一千人。
弩兵一千人。
弓箭手一千人。
陌刀丶長刀丶長斧組成的刀斧營五百人。
斥候營五百人。
剩下三千都是長槍兵。
另外軍中還有不被統計在的雜役丶僕從三千人。
李瑄帶著一眾臨洮軍的佐吏,一身戎裝一隊隊的檢閱。
士兵雖初次見李瑄,但隔著河西走廊,早就聽說過李瑄的威名。
更何況昨天李瑄與高秀巖角力勝出的訊息,很快就傳遍臨洮軍。
士兵們並不牴觸李瑄這個新的主將,主要是李瑄生擒雙可汗的威名太大。軍中將領希望李瑄能帶著他們建立功勳。
而且李瑄是儲帥,這樣的身份。只要皇甫惟明放權,沒有人敢不服。
李瑄檢閱一圈後,對辛思廉說道:「軍心可用。我要點一千強弩手,刀斧營中的陌刀手,一千精騎,一千輕騎前往積石軍,辛將軍安排一下吧!」
「將軍,是現在嗎?」
辛思廉愕然,難道將軍上任第一天,就要領兵出去,還是夏天?
「不錯!積石軍麥子快要熟了,不能讓他們將我大唐的糧食,當成吐蕃的麥莊。」李瑄緩緩說道:「此行所有士兵的兵器藉助戰馬馱運。務必快速趕到積石軍。」
如刀斧營的步兵丶強弩營的弩兵,肯定不會騎術者。
李瑄計劃將整個臨洮軍發展成騎兵和騎馬步兵。
最少一人雙馬。
這樣才能支撐他深入九曲。
「將軍,為什麼要帶笨重的刀斧營呢?」
辛思廉能理解帶強弩,卻無法理解帶輔助戰陣的刀斧營陌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