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第1/5 頁)
吐蕃葉如第一猛將
吐蕃與大唐交鋒已久,不敢貿然輕進。
所以吐蕃元帥只以親信,帶領五十人前來探查。
高秀巖連自己人都殺,代表高秀巖是真心投靠吐蕃的。
沒有唐軍的戍邊眼線,沒有士兵點燃烽火,他們的大軍可以長驅直入。
「這位將軍,請帶我去見貴軍統領!」
高秀巖搖著手中的吐蕃旗幟,向騎兵頭領說道。
「可以!」
騎兵頭領同意高秀巖的請求。
高秀巖將自己的麾下留在此地,騎馬跟吐蕃騎兵頭領離開。
不遠處坡後,一名穿著便裝的男子看到高秀巖有頻率地搖晃旗幟,把身體縮回去。
他奔跑數百米後,將一株樹下的兩匹馬解開,而後飛馳離開。
唐丶吐邊界高聳入雲丶還能看到皚皚白雪的達力加山下,漫山遍野的馬牛,一隊隊的吐蕃步兵排列成行,各種獸旗飄蕩,鎧甲如雲,長矛如林,無盡延伸。
除吐蕃外,還明顯能看到與吐蕃穿搭不符計程車兵,他們是吐蕃附屬吐谷渾諸部的麾下。
安鄉軍緊鄰吐谷渾地界,出兵安鄉,怎麼可能不應召吐谷渾這樣的炮灰。
「啟稟元帥,唐將高秀巖來了。」
麾下向此次行動的統領論悉諾匝稟告。
「請他過來!」
論悉諾匝已經知道高秀巖的「誠意」,令麾下騎兵丶步兵開始加速透過這丘陵地帶。
論悉諾匝為吐蕃小貢論,又稱「悉編掣逋」。
這種職位是掌管被吐蕃征服之地的軍政長官。
不僅吐谷渾要聽從論悉諾匝的號令,連邊境吐蕃諸軍丶千戶所,也要受論悉諾匝節制。
可以說論悉諾匝是負責領兵丶聯防事務的兵馬都元帥,是吐蕃僅次於大相丶副相丶政務大臣丶四如本的官吏,授予玉字告身。
他地位雖次於莽布支丶論悉諾邏等大臣,但論悉諾匝在河曲丶吐谷渾地界的聲望極大。
所以這次的攻勢,由論悉諾匝親自坐鎮。
「高秀巖拜見元帥!」
見到論悉諾匝後,高秀巖躬身一拜。
「請起,李瑄有眼無珠,不識寶玉,將軍能棄暗投明,是我吐蕃之幸。待我軍佔領黃河以南,便在此設立千戶所,由將軍任千戶長,世襲罔替。」
論悉諾匝請高秀巖起身,承諾厚待他。
由於唐人多次收納吐蕃叛將,甚至吐蕃戰神論欽陵的兒子論弓仁都投降大唐,為大唐立下赫赫戰功。
使吐蕃人打心底對叛徒不齒。
但高秀巖這樣人,他們必須厚待,以吸引更多唐將投靠他們。
「多謝元帥!李瑄嫉賢怒能,屬下只是像勇士一樣挑戰他一次,他就接連貶我,令人憎恨。屬下即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會為吐蕃和元帥效死命!」
高秀巖一副非常感激論悉諾匝的樣子,再次一拜。
實際上,大唐將領皆知道大唐的強大,知道大唐的繁華。
即便吐蕃從各方各面學習大唐,依然被大唐士大夫階級所輕。
雖然吐蕃的兵馬看似與大唐差不多,但差距不是一個檔次。
大唐是募兵制,招募來的四十九萬邊軍。大部分都是身懷功業之心。有勇猛之士層出不窮。
吐蕃全民皆兵,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奴僕,良莠不齊。
再加上鎧甲丶兵器間的差距,使吐蕃只能勝以人數。
「據說那李瑄是一個萬夫不當的猛將,王難得都無法比較,他是否有傳聞的那麼神?」
論悉諾匝就這一點詢問。
積石軍之戰,回來的贊那和士兵,提起李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