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楊釗的野望,李隆基召見(第2/5 頁)
「地方有什麼大臣能讓聖人出動禁軍相迎嗎?」
楊釗心中更驚。
他一個久居蜀地的鄉巴佬都知道當今聖人的貼身禁軍,不是千牛衛,更不是金吾衛。而是羽林衛和龍武衛。
以前大名鼎鼎的千牛備身,早已換成羽林郎。
能讓龍武衛和羽林儀仗隊迎接的大臣,那該多尊貴啊!
「當然有,傳說去年李將軍從明德門入城,整條天街戒嚴,李將軍玉帶金袍,英武倜儻,他騎著銀白色的汗血寶馬,順著天街一路慢走至皇城。長安百姓,競夜等待,萬人空巷,來觀看李將軍入城。」
商人說話的時候,憧憬那一幕,可惜他當時在揚州,未能目睹這樣的大英雄。
「那位擒拿雙可汗的李將軍,他的威名,我也聽說過。」
楊釗在劍南從軍,且劍南軍主要任務是西川防禦吐蕃。
李瑄去年把吐蕃打得沒脾氣,連駐紮在西川邊境計程車兵,都往裡面收縮。
前不久更言要與大唐求和,使者已在路上。
他們毀掉西川邊境上的一個戍堡,證明不言戰事。
這時,不遠處有數十騎快步而來。
但這數十騎上,只有十餘人,其他馬匹上只攜帶少量行李,看樣子是備用馬。
此一行,正是跋涉歸來李瑄。
在靠近長安的驛站,驛卒向長安報信。
李隆基也是不久前才得知李瑄歸來,立刻下令陳玄禮和高力士安排近衛迎接。
李瑄見龍武衛和羽林儀仗立於門前,勒馬停下。
羽林衛將軍執節上前:「奉聖人之命,迎入興慶宮沐浴,未時六刻,聖人在沉香亭接見!」
「遵旨!」
李瑄下馬一拜後,在羽林衛儀仗和龍武衛的擁簇下,準備前往興慶宮。
他的親衛由羅興帶回宋國公府。
光明正大從啟夏門入,行禮皆未盤查。
「這是李將軍啊!」
李瑄雖然穿著圓領長袍,但周圍有百姓還是認出李瑄來。
胯下神俊的白馬,不就是聖人賞賜的汗血白馬嗎?
看周圍禁軍拱衛,天下間也唯有李將軍能得到這樣的厚愛。
「李將軍現在為河隴的元帥,打得吐蕃向大唐求和,他躍馬彎弓間,吐蕃望而生畏,於萬軍之中斬將拔旗,如入無人之境。」
「斬大將,擒元帥,真一代戰神!」
「據說李將軍能為我們這樣的平民百姓,孤軍深入吐蕃國境,這等大丈夫,古今一人而已,引得五陵俠少爭入河隴。」
「唯有大唐盛世,能誕生李王這樣的天下英雄!」
「王將軍比不上李將軍的英雄氣長,李將軍的故事太振奮人心!而且李將軍能上馬能歌唱邊塞雄壯,下馬能賦梅蘭竹,看曲江的石碑上『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天下間,唯有李將軍,獨領風騷!」
……
無數百姓震動於能見到李瑄,有人的話語中毫不掩飾對李瑄的崇拜和仰慕。
「貴之極也,莫過如此!」
楊釗怔怔地看著,雙眼出神。
這樣風光的場面,讓他心癢難耐。他覺得即便位至宰相,也不過如此了。
他握緊拳頭,此行長安,就不打算再回蜀地,長安才是一個男人的舞臺,想想李瑄才十八歲,就名動天下。他三十多歲了,還是默默無聞。
他在心中發誓,一定要在長安富貴,位極人臣!
當李瑄透過啟夏門,監門縣尉才重新監察行人和貨物出入長安城。
一般行人持門籍出入方便,但商人攜帶貨物,必須嚴格監察。
如果有兵甲強弩入長安城,監門校尉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