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第1/2 頁)
裡面做活最好的就是劉木匠和黃木匠了。劉木匠算是乾的時間長了熟能生巧,而黃木匠雖然年紀也大了,但是和他一個年紀的也沒有取得這麼好的成就的,所以是個有天分的人。
本來周浩很難表達自己的意思,對年輕一些的黃木匠更理解自己的意思,抱有的期望多些,沒想到到是劉木匠更懂他的意思。
大概是自己說的規律,在他們看來也是時間長了掌握的技巧吧!劉木匠還給自己提出了很多觀點。真是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啊!
殊不知劉木匠也很驚訝,本來以為是小少爺突然對水車感興趣了,所以想要他們做一個出來,但是這都是那些好手家傳的手藝,他們哪裡知道啊!沒想到的是小少爺竟然很是清楚,就是他練了很多年,才懂得的道理小少爺明白。
看來是他自己心思不對,有些倚老賣老了,沒想到讀了書的人就是不一樣啊!想到這裡,劉木匠在心裡感嘆還好讀書人對做木匠不感興趣,要不然這一行哪裡還有他們的立足之地啊!
周浩可不知道因為自己說不出來公式,所以用了俗語表達,竟然嚇到老人家了。不過即使知道也不會收斂自己的,畢竟他希望的就是能夠讓他們也懂得運用這些淺顯的道理,因為這些以後都是自己的班底。是的,周浩的野心不僅於此,既然幹了就幹個大的!要讓科學的曙光慢慢的出現在這個時代。
於是周浩也慢慢開始了府裡和鋪子裡兩點一線的工作生活。一切都好,除了他工作不僅沒有工資,還要倒貼錢!不過周浩相信這只是科學的投資而已,未來得到的東西反而會更多。
第9章
不過還沒等到周浩要大幹一場的時候,就出事了。
具體怎麼回事周浩也不清楚,反正就是縣城開始戒嚴了,這點其實很容易,因為畢竟是古代,他們這都有高高的城牆,也不算破敗,最起碼攔人是能夠做到的。
是的,戒嚴的目的就是攔住一直湧向縣城的人,不用知道多少訊息周浩就清楚這些了。畢竟這個鋪子裡不論是木匠還是學徒都有些人心惶惶了。
周浩還為此專門把他們都叫過來:&ldo;我去打聽打聽怎麼回事,你們還做著自己的事情。&rdo;
這句話就把大家給安撫住了。畢竟縣裡發生什麼事情,誰還有縣令之子知道的真實呢!再說了他們惶惶不安的也不是外面的事情,畢竟在縣裡這些還是有保障的,就是一有大事的話,他們根本就賺不了錢了,更別提最近都跟著東家搞這些有的沒的,那更是怕出了事自己卻沒了飯碗啊!
周浩到不清楚這些人的不安有一半還是自己搞出來的,見大家聽了自己的話都鎮定下來了還放心了不少。
不過等從爹爹嘴裡知道了真相之後,周浩就高興不起來了:&ldo;爹,我們附近也沒聽說過那裡下的雨多啊?&rdo;怎麼會發生洪澇呢!
&ldo;不是咱們這裡,而是淮河附近?&rdo;
&ldo;淮河?&rdo;周浩聽到了自己熟悉的河流,這不是正是現代的時候上地理課的時候老師告訴大家的南北分界線嘛!
&ldo;對,咱們離得遠而且在北邊,離得近的不論在上游還是下游都決堤了。&rdo;周徑說起這件事情,聲音就有些沉痛。這樣一來不僅淮河附近的縣城都毀了,經過這些幾個月的時間,他們也都逃到這裡了。每次這些天災都是一場禍事,只希望他們這裡離得遠了,事情還能夠把控住。
好吧!早就知道這裡的南北跟他們劃分起來不是不一樣的。但是想想他們在淮河以北都被成為南方了還是覺得詫異。
打住!周浩收斂了心身,繼續問道:&ldo;那,爹受災的情況嚴重嗎?&rdo;
之間他搖了搖頭,嘆氣道:&ldo;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