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頁(第1/2 頁)
韋婕妤聽罷,亦覺不錯,點頭道:「聽聞陛下早已下令將承歡殿收拾出來,因太后不允,才一直懸著,陛下重孝道,即便將人弄進來了,當也不會太過忤逆太后的意思。」
說罷,她轉向一旁飲茶不語的蕭淑妃:「陛下素來看重淑妃姊姊,可曾對姊姊說過什麼?」
因前朝有不少皇后亂政之事,本朝皇帝大多不立後。
其餘嬪妃品級也多是照家世門第高低而排,身居妃位者,除了蕭淑妃,便只有徐賢妃。
淑妃在前,賢妃居後,賢妃清冷孤傲,鮮少理事,是以除了太后,宮中女子以淑妃最貴,後宮掌事之權也盡歸其所有。
眾人儼然已將她當作皇后來侍奉,就連蕭淑妃自己也時時以皇后的行事準則來要求自己。
她將茶盅放下,拾起鑷子往杵臼中捻了些才烘乾變脆的茶葉,微笑道:「此事由陛下做主,陛下若是喜歡,便是封個美人、婕妤,又有何不可?」
依鍾三孃的叔父七品小官的出身,封個正六品的寶林已是十分抬舉了。當日她之所以能被破格指為睿王妃,憑的不過是太后對幼子的寵愛,不涉朝政大事。
可如今這樣尷尬的境地,哪裡還能再逾越?
昨夜皇帝留宿拾翠殿時,的確曾提到此事。
當時她猜陛下此時正在興頭上,不好忤逆,遂說了正五品的才人和正四品的美人。
陛下未曾應下,卻也未道不妥,想來已八九不離十。
王昭儀與韋婕妤對視一眼,心下瞭然,想來那位娘子不會得到太高的位份。
……
宮道上,麗質攜著春月與其他幾名宮人、內侍,由何元士親自引著,跨入大明宮西側的后妃寢居處。
大明宮雖佔地廣闊,卻皆屬皇帝一人所有,其中闢給后妃們居住的,僅僅西側這十餘座宮殿群。
這十餘座宮殿被一道長長的朱牆圍起,未得允許,皇帝以外的其他男子不得進入,就連左右羽林衛平日也只在朱牆之外巡邏與守衛。
麗質上下打量一眼那道朱牆。
大約因為大明宮四面已有高大巍峨的城牆和數十道大門保護,這一道建在宮禁之中的朱牆倒是一點也不高,但凡身強力壯者都能輕易翻越。
何元士見她打量宮牆,只道她在找陛下的寢居,忙解釋道:「娘子的承歡殿在南側,是離陛下的紫宸殿最近的一處宮室,這兩日才修整過一番,娘子且隨老奴往南去。」
麗質笑著頷首,一行人遂沿著宮道繼續往南去。
迎面卻見有數個內侍抬著個小巧精緻的步輦自不遠處行來。
步輦上坐了個年輕女子,不過二十來歲的年紀,一身月白夏衫,配了金鑲玉的釵環,雖生得貌美,周身氣質卻清冷孤高,彷彿對什麼都淡淡的,並不看在眼裡。
步輦行過,何元士領著麗質一同退至道邊,向那女子彎腰行禮。
那女子面無表情,只淡淡掃過一眼,未作停留,便直接經過。
麗質望著她背影,只覺有些眼熟,似在夢境中見過她,卻一時想不起是何人。
何元士壓低聲道:「那是徐賢妃,住在北面的仙居殿中。娘子如今還未封妃位,待過些時候,陛下下了旨,娘子便可不必再向旁人行禮了。」
他這話不無安撫的意思,儼然是得了李景燁的交代,生怕她因身份的落差而受了委屈,心生怨懟,特意解釋兩句。
麗質作柔順狀,頷首輕道:「不敢奢望,只求陛下垂憐。」
心中卻記起了方才那位徐賢妃。
賢妃出身清流名門,祖父是兩朝重臣,先帝時曾官至尚書令,乃群相之首,身後更被追封太尉;父親徐慵則是如今的禮部尚書。
她性情素來孤傲,入宮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