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意義重大(第2/2 頁)
幾天之後,在晨光初照之時,一架灰色塗裝的運8運輸機緩緩降落在112廠北陵機場。
機上載著編號0的渦噴14原型機,它承載著606所乃至整個八三工程團隊的夢想。
該發動機不僅成功下線,而且相比原始研發減輕了110公斤,總重降至1040公斤。
雖然減重看似不多,但對於追求極致輕量化的航空工業來說,這樣的進步意義重大。
即使其他方面保持不變,僅憑這一點也足以讓渦噴14邁入新的效能層次。
這次改進最令人驚訝的地方,並不是減輕了一點點重量,而是減重110公斤,絕對是一個意外的驚喜。
既然這個“小禮物”都這麼讓人興奮,大家對發動機本身的效能自然很是期待。
楊知書、閻偉忠和許寧三人並肩而立,注視著這臺凝聚了無數心血的發動機被穩穩地固定在貨盤上,隨後緩緩進入運8飛機的貨艙。
9月的東北清晨,空氣中已瀰漫著初秋的涼意。
楊知書穿著皮夾克,雙手插進袖口取暖,轉向身旁的閻偉忠問道:“上次我們送這臺發動機去涪城測試,已經是八年前的事了吧?”
閻偉忠點點頭,拉緊外套,抬頭似乎陷入了回憶:
“那時624所的高空試驗檯還在建設中,很多關鍵測試如進氣畸變、高原啟動等都無法完成,只能冒險裝到01號原型機上進行。”
“這次終於可以補做之前遺漏的測試,特別是高原低溫下的啟動能力,這對我們來說至關重要。”
雖然楊知書並非航空動力專家,但作為專案負責人,他對專案的重點把握得非常清楚。
青藏高原的空防問題直到21世紀初仍是個難題。
儘管昔喀孜機場的高海拔位置理論上為我軍提供了天然的高度優勢,但在5000米高度保持飛機正常執行的技術挑戰從未有人克服過。
這一情況直到內地至西藏的基礎建設改善以及昔喀孜簡易機場升級後才有所好轉。
談到90年代的情況……當時三倍音速中隊依然裝備著標誌性的米格25r偵察機。
儘管這些飛機因老化和維護不足未能發揮全部潛力,但仍能依靠其高度和速度優勢自由行動。
這時,許寧轉過身來補充道:“經過這次改進,渦噴14發動機在高原環境中的啟動效率也得到了提升。”
“連啟動機也改過了?”楊知書驚訝地問。
“沒有直接改動啟動機,但我們最佳化了壓氣機的研發,使其更輕且總壓恢復係數更高。”許寧解釋說。
“這樣有助於緩解空氣稀薄帶來的影響。”
:()大國軍工:我為祖國獻核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