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一個故事(第1/2 頁)
林語棠給江致遠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短到江致遠都不認為它能稱之為故事。
因為在江致遠看來這個故事並沒有什麼跌宕起伏的過程,也沒有什麼波瀾壯闊的情節,簡直可以稱得上平淡如水。
也讓江致遠明白她在自己上輩子的時光裡走丟不是沒有原因的。
當然,這只是對於江致遠來說。
對於林語棠來說,這個故事早已鐫刻在她記憶的深處,每當夜深人靜或者孤獨難熬的時候拿出來擦拭一番,給了自己在父母剛剛離異的那段日子生活下去的勇氣。
故事的開始是在一個下雨天。
那是林語棠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當時距離她父母的離婚也還不到一年,林語棠是跟著她的父親一起生活的,就在子河鎮中心小學讀書。
當天晚上五點鐘放學的時候,突然天降大雨,雨勢龐大,將一群小孩子堵在了教室門口。
老師眼看雨一時半會兒停不了了,於是開始挨個的給孩子家長打電話,之後便陸陸續續的有家人拿著傘來接孩子回家。
起初林中書的電話是打通了的,並告訴老師自己馬上就要忙完手頭上的工作了,等下就來學校接林語棠,並表示時間不會太久。
老師也就在打完所有孩子家長的電話並得到回應後,回到了辦公室批改作業。
老師是個負責任的好老師,回辦公室批改作業只是想要等到所有孩子都被家長接回家後,自己再放心的回去。
放學的半個小時之後,老師從辦公室出來看了一眼班級的門口,確認沒有孩子還留在學校,就拿著傘回了家。
但是老師沒發現的是,在樓梯下的三角空間有兩個孩子躲在角落裡,縮著身子,瑟瑟發抖。
這兩個孩子正是江致遠和林語棠。
那天林中書沒有按時來,是因為當時正陪著省裡來的一個領導視察工作,接完老師電話後他本想拜託其他同事去幫忙接一下女兒,但看到工作已經進入了尾聲,領導馬上就要走了,就懶得再去麻煩別人。
只是在之後的尾聲裡,出了一個小插曲,讓林中書忘了這檔子事,等到他突然驚醒,已經是放學的一個小時後了。
而江致遠沒有按時回去,是因為他打小就被散養慣了,平常書包裡帶的也有傘,爺爺奶奶倒也放心他自己一個人回去。
當時學校距離江致遠家也就不到六七百米的路程,江致遠十分鐘就能走回去。
只是因為江致遠放學後上了個廁所,看到學校人都走完了,就剩林語棠一個人孤零零的蹲在班級門口,不忍心丟下她。
但當時又是狂風又是瓢潑大雨,蹲在教室門口實在是冷,所以江致遠就找了個可以避風的地方,也就是他以前上小學經常玩遊戲牌的地方,一樓樓梯的三角空間下。
江致遠想的是陪著這妹妹等到她的家長來後,然後自己再回家。
只是這一等,就是差不多一個小時。
江致遠等急了後,擔心爺爺奶奶要過來找自己,也擔心回去太晚了要捱揍,於是在問清林語棠家的住址後,果斷選擇打傘將林語棠送回了家。
兩人淌著水,一路快走,在回林語棠家的半道上就碰上了匆匆趕來的林中書,於是江致遠將林語棠送還給父親後,就又抽身返回了家。
具體一些細節因為時間久遠江致遠已經忘記了,甚至當晚爺爺奶奶因為江致遠的晚歸又是擔心又是責備的樣子他都沒了印象。
因為對於他來說這本就是一場尋常到不能在尋常的小事,也沒放在心上。
但對於剛剛父母離異,又感到自己不被重視的林語棠來說,卻是永遠刻在了心裡。
她記得自己當時蹲在教室門口看著烏漆嘛黑的天空,以及耳邊傳來的“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