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輿論導向(第1/3 頁)
朱高熾宣讀完聖旨後說:“請陛下授獎。”朱棣笑著站起身,目光掃過滿朝文武,最終定格在那位即將被授予最高科技獎的臣子身上。他的臉上洋溢著讚許與期待,緩緩開口道:
“諸位愛卿,今日朕心甚悅。非但因為我大明江山穩固、百姓安康,更因我朝有如此才智出眾之士,以科技之光,照亮我大明前行之路。此等功績,實乃國之瑰寶,民之福祉。”
他頓了一頓,目光更加深邃,繼續說道:“朕聞科技乃興國之本,創新乃強國之魂。今日,朕要親自授予這幾位傑出的科技工作者以最高科技獎,表彰他們在某一領域內的卓越貢獻,他的智慧與汗水,已化作推動我大明進步的強大力量。”
隨後,朱棣從侍者手中接過一枚精心打造的獎章,其上鐫刻著繁複的圖案,象徵著榮耀與智慧。他緩步走下臺階,親手將獎章佩戴在那位臣子的胸前,同時高聲宣佈:“此外,為表彰其不朽之功,朕特賜丹書鐵卷,以示永記。願卿以此為勉,繼續為我大明之繁榮昌盛,貢獻心力。”
朝堂之上,掌聲雷動,群臣紛紛起立致敬,為這位獲得殊榮的臣子感到由衷的高興與敬佩。朱棣的這一舉動,不僅是對個人功績的肯定,更是對整個朝廷乃至全國科技工作者的巨大鼓舞,預示著大明將步入一個科技興國的嶄新時代。
此時此刻,這幾個人已然激動得難以自抑,他們的內心猶如洶湧澎湃的海浪一般,無法平靜下來。要知道,眼前所發生的事情簡直就是古今從未有過的奇景!這種情況實在是太過罕見,令人瞠目結舌、難以置信。
不僅如此,更為驚人的是居然還頒下了那象徵著無上榮耀和特殊待遇的丹書鐵券!這意味著從此以後,他們將與國家共同享有殊榮,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其地位之尊崇可想而知。這樣的恩賜,無疑讓這幾人的命運從此徹底改變,走上一條充滿輝煌與榮耀的道路。
在太和殿頒獎儀式結束後,朝廷的宣傳機構就加大馬力針對這一事項進行了大張旗鼓的宣傳,大明時報長篇累牘的引經據典的說明科技的重要性,號召天下有志之士學習!
而各地的官府也紛紛張貼了朝廷的告示,一時間民間科技風潮興起!
在巾幗獎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議題上,確實激起了前所未有的爭議浪潮。這股爭議不僅源自於民間那些固守陳規、深受千百年男尊女卑思想束縛的學究們,更觸及了深層次的利益糾葛。他們或出於對傳統社會秩序的維護,或擔憂女性地位提升會動搖其既得利益,因此對巾幗獎的設立及其背後的男女平等理念表示強烈反對。
然而,朱棣與朱高熾這兩位明智的君主,卻在這場風暴中展現出了堅定不移的決心。他們深知,要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就必須打破舊有的桎梏,推動社會進步。因此,在朝廷的主導下,整個宣傳輿論機構成為了推動男女平等理念的強大力量。
隨著炎黃社女性成員的日益增多,她們的聲音逐漸匯聚成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這些女性不僅在各自的領域內嶄露頭角,更在朝堂之上為爭取更多權益而發聲。朱棣對此給予了高度重視,他直接將男女平等納入了國政考核體系,以此作為衡量地方官員政績的重要標準。
在具體的考核指標上,朱棣設定了三大關鍵領域:
一是本地女童的入學率。他深知教育是改變命運、提升女性地位的根本途徑,因此將女童的入學率作為首要考核指標。透過提高女童的教育水平,不僅能夠為她們的未來奠定堅實基礎,更能逐步消除性別差異帶來的偏見和歧視。
二是女性務工率,尤其是鼓勵女性走出家門,從事拋頭露面的工作。朱棣明白,經濟獨立是女性實現自我價值、提升社會地位的重要基石。因此,他大力倡導女性參與社會勞動,尤其是在商行管理崗位、營業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