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歷史軍事 > 盛唐風華貼吧 > 第722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第722章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第1/2 頁)

目錄
最新歷史軍事小說: 行屍走肉:我在末世賣軍火當老六後主劉禪:從救關羽開始大夏鎮遠侯我都皇叔了,叫劉備聲大哥怎麼了大秦:我說我不當宰相,扶蘇非要封我為王!當火影與崩鐵碰撞,期待這個故事動盪的大元貞觀六年遇見三歲小公主明末風雲:漢王重徵天下三國:開局娶了大喬影視反派:從流金楊柯開始斬神:開局五靈威力變成鐵拳虎精靈:超能覺醒,兩百倍努力成王來自羅馬的異夢超神:穿越者日記,開局打飛劉闖征服者在清朝三國:布衣趙武征途記綜穿之所願皆安改嫁你愛的小將,我退婚你哭什麼裝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早朝散去,李瑛回到含象殿批閱了半個時辰的奏摺,轉眼就到了晌午。

由於公務繁忙,在沒有宴會的情況下,他的午飯都是一個人吃。

只有晚上的時候,才會在後宮嬪妃的陪伴下進餐。

自從平定洛陽之後,李瑛難得的在大明宮過了一段輕鬆愜意的日子。

武氏之亂已經徹底平定,內亂只剩下佔據了東部的安史集團。

而且,安祿山現在直接不裝了,不再繼續用李偒做傀儡,不再假扮大唐的忠臣,公開豎起了“燕”的反旗。

這樣固然可以讓獲得封賞的叛軍賣命,但也會使得各地的唐朝官吏奮起抵抗,不再像從前那樣因為安史叛軍打著“唐”字旗號,而心存僥倖的投降。

以前安史叛軍打著唐朝正統的旗號,確實會讓很多貪生怕死的州縣官吏不戰而降,而且不用擔心背上“叛國”的罵名。

而現在,安祿山豎起了大“燕”旗幟,地方官再主動投降就會被打上“賣國賊”的烙印,是戰是降,哪個都得掂量掂量!

李瑛這幾日製作了一副唐軍與燕軍兵力對照表,清晰的記錄了雙方的實力對比。

在河北境內參戰的唐軍有晉國公王忠嗣率領的八萬唐軍,麾下將領有王思禮、白孝德、衛伯玉等嫡系武將,以及從河東前來增援的薛泰、安思順二將。

為了讓河北道境內的唐軍更有戰鬥力,做到令行禁止,李瑛已經於半月前加封王忠嗣為河北道行軍大總管,將薛泰、安思順率領的兩萬五千人馬劃到他的麾下指揮。

河北軍目前的作戰目標為收復被叛軍佔領的滄州、恆州、冀州、定州等地,主要對手是安祿山麾下大將李歸仁。

李歸仁乃是安祿山麾下五虎大將之一,今年四旬左右,在安祿山稱帝之後被冊封為鉅鹿郡王,執掌幽州境內的十四萬叛軍。

除了他本人驍勇善戰,精通韜略之外,其副將名喚蔡希德,被安祿山封為魏國公,另有張守珪的弟弟張守琦、次子張獻甫為輔。

這就是唐、燕兩軍在河北境內的軍事對比,叛軍兵力稍佔優勢,但王忠嗣軍團素質更高。

為了協助王忠嗣儘快平定河北,李瑛於平定洛陽後派遣李欽率領三萬人馬北上,趁著河北南部空虛之際相繼收復了衛州、相州、魏州等地,與王忠嗣形成了夾擊之勢。

不過,為了避免王忠嗣兵權過大,李瑛並沒有把這支人馬劃到他的麾下,而是由朝廷指揮。

儘管李瑛現在非常信任王忠嗣,但把大量的軍隊委於一人之手,這絕非帝王之道!

河南道東部地區(河南、山東、江蘇北部、安徽北部)是唐、燕兩軍的主戰場,李瑛把這片區域定義為“中原戰場”。

在這裡,唐軍以僕固懷恩率領的十萬人馬為主,副將則由辛雲京、李晟擔任,目前正在宋州境內與史思明鏖戰。

另外,杜希望率領五萬人馬沿著黃河南岸進軍,奉命切斷黃河南北的叛軍聯絡,從鄭州向東推進了七百多里,卻在齊州遭遇了叛軍的重兵抵抗,形成了膠著態勢。

在淮南地區,田神功率領的三萬兵馬正在與叛軍進行遊擊戰,採取敵進我退,敵退我追的策略,與僕固懷恩的十萬唐軍遙相呼應。

以上三地的唐軍總計十八萬,主要戰略目標就是攻克徐州,擠壓叛軍的生存空間。

而在叛軍方面,史思明、田乾真率領七萬人馬在宋州阻擊僕固懷恩向徐州挺進,雙方兵力相當,短時間內難分勝負。

阿史那承慶率一萬人駐防長清,與駐守齊州的蔡希德互為犄角,與杜希望率領的五萬唐軍對峙。

不過,蔡希德率領的三萬叛軍被李瑛計入到了河北戰區,自然不能再重複疊加到河南戰區。

在徐州,除了安

目錄
四合院這個瞎子有異能朕讓你監軍,你反手滅了六國?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