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荊軻刺秦:捨生取義,慷慨悲壯(第2/4 頁)
國刺殺秦王嬴政。
太子丹和荊軻開始商議刺秦計劃。他們認為,要想接近秦王嬴政,必須要有一個合適的藉口。於是,他們決定以獻圖為名,將燕國的督亢地圖獻給秦王嬴政。同時,為了表示燕國的誠意,他們還準備了樊於期的首級作為禮物。
樊於期是秦國的將領,因為得罪了秦王嬴政,逃到了燕國。秦王嬴政對樊於期恨之入骨,懸賞千金捉拿他。太子丹和荊軻認為,如果將樊於期的首級獻給秦王嬴政,一定能夠獲得秦王嬴政的信任,從而接近他。
然而,荊軻知道,樊於期是一個忠義之士,如果直接向他索要首級,他一定不會答應。於是,荊軻找到了樊於期,向他說明了燕國面臨的危機和自己的刺秦計劃。樊於期聽後,深受感動。他認為,自己的死能夠為燕國百姓帶來一線生機,於是毅然拔劍自刎,將首級獻給了荊軻。
為了確保刺秦計劃的成功,太子丹還為荊軻準備了一把鋒利的匕首。這把匕首是趙國名匠徐夫人所鑄,鋒利無比,見血封喉。太子丹還為荊軻挑選了一位勇敢的助手——秦舞陽。秦舞陽是燕國的勇士,他十三歲就殺過人,人們都不敢正眼看他。
四、易水送別
荊軻帶著樊於期的首級和督亢地圖,準備前往秦國。太子丹和燕國的百姓們都知道,荊軻此去凶多吉少,但他們也明白,這是燕國最後的希望。
在易水河畔,太子丹和燕國的百姓們為荊軻舉行了一場悲壯的送別儀式。高漸離擊築,荊軻高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歌聲慷慨激昂,充滿了視死如歸的決心。
在場的眾人無不被荊軻的勇氣和決心所感動,他們紛紛落淚。太子丹也淚流滿面,他對荊軻說:“荊卿,燕國的命運就託付給你了。希望你能夠成功刺殺秦王嬴政,為燕國百姓帶來和平。”荊軻堅定地回答說:“太子放心,荊軻此去,定不辱使命!”
易水送別,成為了中國歷史上一個經典的場景。它展現了荊軻的視死如歸和眾人的擔憂與敬佩,也體現了燕國百姓在國家危難之際的團結和勇敢。
在易水河畔,秋風瑟瑟,河水滔滔。荊軻身著白衣,頭戴白冠,腰佩寶劍,面容堅毅。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種堅定的信念,彷彿在告訴人們,他已經做好了為燕國百姓犧牲的準備。
高漸離坐在一旁,擊打著築。築聲悠揚,如泣如訴,彷彿在訴說著燕國百姓的苦難和荊軻的悲壯。荊軻聽著築聲,心中感慨萬千。他想起了自己的家鄉衛國,想起了那些曾經一起行俠仗義的朋友,想起了燕國百姓的苦難和期待。他知道,自己此去秦國,生死未卜,但他並不後悔自己的選擇。他覺得,自己的生命雖然短暫,但如果能夠為燕國百姓帶來和平,那也是值得的。
五、入秦宮
荊軻帶著秦舞陽等助手,踏上了前往秦國的征程。他們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秦國的都城咸陽。
咸陽城高大雄偉,城牆堅固,城門緊閉。荊軻等人在城門外等待著秦王嬴政的召見。他們心中充滿了緊張和不安,不知道等待他們的將會是怎樣的命運。
終於,秦王嬴政同意接見荊軻。荊軻向秦王嬴政獻上了樊於期的首級和督亢地圖。秦王嬴政看到樊於期的首級,非常高興。他對荊軻說:“你為寡人獻上了如此珍貴的禮物,寡人一定會重重賞賜你。”荊軻趁機說:“燕王畏懼大王的威嚴,願意向大王獻上燕國的督亢之地。為了表示燕國的誠意,燕王特地派我來為大王獻上地圖。”
秦王嬴政聽後,非常高興。他決定在咸陽宮接見荊軻,接受燕國的獻圖。荊軻帶著秦舞陽等進入秦宮。秦舞陽是燕國的勇士,他跟隨荊軻一起前來秦國,協助荊軻刺殺秦王嬴政。然而,當秦舞陽看到秦宮的威嚴和秦王嬴政的氣勢時,他心中充滿了恐懼。他的臉色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