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簽押封神榜(第1/3 頁)
然眾聖雖各自填寫了名冊,然其所記之名比起封神榜上所需之人仍然遠遠不及。
封神榜上須有三百六十位正神,而毛神則需四千八百位之眾。
如此龐大的數字,唯有截教萬餘弟子方可填充此數。
然通天雖知其中利害,然心中自有牴觸,堅定言道:
“闡教既犯殺劫,所填弟子自當以闡教為主,豈能以截教之徒替代!”
元始見言不遂,心中暗自煩惱,遂對通天言道:
“然則貴教之門徒,皆是披鱗帶甲之輩,若爾填上,使其在天庭之上分任職掌,也是福分不是?”
此言一出,惹得通天大怒,面目一沉,肅然道:
“元始爾觀我門弟子如同草菅之地,未免有失公允!
何以敢言我教之徒不堪?我教之人,皆修道無暇,閱歷非凡,乃是威名赫赫之士!”
元始天尊被激怒,眉頭微蹙,向前幾步,直言道:
“然則闡教如今僅十餘弟子,如何可填充此榜?
爾教有萬餘,今倒以我教為餌,想得全名冊之萬全。”
通天雙目如電,怒火中燒,回應道:
“我教之人,固然眾多,然填入者必須應眾生之意。
若無福德,亦難使於天位之上!”
眾聖見二人爭執愈演愈烈,紛紛交頭接耳,心中皆暗自思量。
女媧娘娘輕聲言道:“二位聖人,何必相爭?
此事若不速決,終究無以安定。
若我們能各自找出弟子,唯有遺留之眾仍可自願填寫,或可減輕此爭。”
但元始與通天卻皆各執己見,二人爭論不休,顯得越發劍拔弩張。
鴻鈞道祖見狀,心中不禁焦慮,便緩聲說道:
“爾等紛爭非所以解決此事。須知此榜乃與未來相關,眾生安危懸而未決,倘若有違道德,必受因果之報。”
二人雖面有不滿,然見道祖沉靜之言,終究覺其言有理,便稍稍冷靜。
然而心中之怒並未平息,只是在措辭間趨於剋制。
通天最終嘆息,回道:“元始,爾雖未以我教為上,然事已至此,若爾間可否選出幾位弟子以填此榜?”
元始略一沉吟,略顯為難:“我教雖少,然自當選用成熟之士,必非輕言,而須盡全力。”
至此,眾聖均心有默契,便暗中思慮各自弟子之選。
道玄在一旁暗自觀察,思忖:“我應適時出言,以解當前之局。”
見師伯與老師幾近欲爭,道玄心中憂慮,便趁機起身,慷慨言道:
“簽押封神榜者,乃是天閽大事,豈可草率而定?
不如二位長輩多加商議,廣泛求諫,方可策劃周全。”
元始與通天聽後,俱覺此言在理,心中略覺平和,紛紛點頭表示同意。
道祖見狀,亦不欲加以重責,只是緩聲說道:
“爾等自當斟酌,爾去自行決定,且聽從自心之所向。”
眾聖之間,雖仍有微怨,然經道玄一提及,方覺理智之重要,便更為冷靜。
最後,眾人便達成共識,約定三百年後,方再行商議,解決此事。
道玄心中稍安,見眾聖方作安排,自此無爭,然心中深知,此事雖暫時平息,然卻未必得以安寧,需多加提防。
於是,眾聖各自散去,回至各自之門,思慮所選之弟子,待時而行。
三百年間,雖所設之時間可謂不短,然眾生之心,若空處一隅,所需之努力皆需積累。
道玄亦同通天歸金鰲島,思慮之間,決意需在此長久修行,並暗自準備,計劃可行之策。
回至金鰲島後,道玄心中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