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林登&iddot;詹森任總統時,陸軍上將泰勒當過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駐西貢的大使。他就認為美國新聞記者對越南戰爭的報匯出了方向性的問題。在他看來,這些報導造成了這樣一種印象:&ldo;美國人和南越人應承擔一切愚蠢和殘暴的責任,我們一方進行的戰爭是不義的戰爭,而敵人則應得到具有正確思想的人們的同情。&rdo;這不等於說美國新聞記者客觀上是吃裡扒外在幫越共的忙麼?
好在泰勒還沒有說記者的報導是胡編亂造,而威斯特摩蘭比他走得更遠。
威斯特摩蘭當過駐越美軍司令,自1968年7月起,又當了四年的陸軍參謀長。在他看來,&ldo;在南越,某些新聞記者確實是&l;來到軍營,和懶骨頭們一起鬼混,收羅流言蜚語,並把它們當作事實公之於眾&r;&rdo;。
可是泰勒也好,威斯特摩蘭也罷,官職再怎麼大,軍銜再怎麼高,他們也無權一聲招呼就讓美國的報紙刊登什麼或不刊登什麼。甭說他們,就是林登&iddot;詹森總統,也只能高調宣稱,&ldo;每一個美國人,不論是老年人還是青年人,都必須享有表示不同意見的權利。即便是少數人,也決不應禁止他們說話。提出意見和表示異議都是民主制度維持生命的呼吸,即使氣粗一點也不要緊。&rdo;
不過話又說回來,&ldo;流言蜚語&rdo;畢竟不是什麼好玩意兒,哪能讓&ldo;流言蜚語&rdo;堂而皇之地在報刊上不斷出現呢?問題是,什麼是&ldo;流言蜚語&rdo;?誰來判斷?怎麼判斷?落到具體的事情上,不免會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倘若那些新聞記者都跟威斯特摩蘭完全一樣的話,就不會發表讓這位將軍惱火的&ldo;流言蜚語&rdo;了。事實上,那些記者發表自己的新聞,根本就不會承認自己是在捕風捉影。豈止在確定什麼是&ldo;流言蜚語&rdo;上如此,就是確定是否洩露國家機密,是否危害公共安全等等,也存在同樣的問題。
1971年6月13日,星期日,《紐約時報》頭版出現一個並不醒目的標題:《越南問題檔案:五角大樓研究報告‐‐回顧美國三十年來不斷加深的捲入》。內頁卻是整整6版爆炸性的內容。6月14日,星期一,《紐約時報》接著發表了五角大樓檔案的第二部分。司法部長米切爾給報社打電話,建議不要再登了,並警告說,要是再這麼幹,政府就提起訴訟。可《紐約時報》不但繼續刊登了檔案的第三部分,而且還在頭版報導了司法部長的威脅。
在助理司法部長羅伯特&iddot;馬迪安的領導下,一幫政府律師在星期二來到紐約聯邦法院,請求對報社編輯發出禁令。一個剛上任5天的法官發布了臨時限制令,《紐約時報》也順從地停止了刊登。不過從這也可以看出,行政機構不能自行禁止報紙刊登那些它所不滿意的文章。
也正因為這樣,才有可能按下葫蘆起了瓢。《紐約時報》暫停了刊登,而《華盛頓郵報》又開始了報導。一看這形勢,《紐約時報》哪甘落後,又恢復了連載,《波士頓環球報》也加入到了這個行列,並且美聯社也開始在全世界傳播&ldo;五角大樓檔案&rdo;。
司法部最後也沒有打贏這場官司。在宣佈《紐約時報》有權發表&ldo;五角大樓檔案&rdo;時,法官默裡&iddot;格法因說:&ldo;一國的安危不僅繫於城池的得失,它跟涉及自由的種種制度也有關聯。當政的人如果真心想維護高度言論自由和維護人民要求透明度的權利,那麼,對於新聞界的吵吵嚷嚷,不聽招呼,愛管閒事,就只能忍著點兒。&rdo;
既然法院判了,這口氣聯邦政府咽得下也得咽,咽不下也得咽。它既不能找《紐約時報》們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