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第2/2 頁)
拼殺下去,而是選擇了談判和妥協。1783年9月,英美正式簽署巴黎和約,&ldo;英王陛下承認合眾國&rdo;,&ldo;放棄對合眾國及其每一部分的統治、禮節和領土主權的一切要求&rdo;。離七年戰爭的結束還不到二十年,大英帝國就眼睜睜地看著美利堅合眾國永遠地離開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ldo;祖國母親&rdo;的懷抱。和約簽訂之時,擁有大約900萬人口的英國並沒有喪失制海權,而且紐約、底特律、查爾斯頓、薩凡納等城市還在英軍之手,北邊還控制著加拿大。可英國還是選擇了分離。&ldo;大英第一帝國&rdo;瓦解了。但是天沒有塌下來,英國的輝煌並未因此終結,相反,新的&ldo;日不落帝國&rdo;正在興起。
發展的道理沒那麼硬
印度1939年鐵路網全長41萬英里。
1880年,印度鐵路網全長7000英里,到1939年,六十年裡,增長了近7倍。
英國殖民統治時期,印度的發展,不止是鐵路里程的增長。
殖民時代的印度文教事業,不乏巨星閃爍的榮耀。加爾各答大學、馬德拉斯大學、孟買大學這三所印度歷史最悠久的名校,都是在1857年仿照倫敦大學建校的。70多年後,畢業於馬德拉斯大學的加爾各答大學教授昌德拉塞卡&iddot;溫卡塔&iddot;拉曼,因發現拉曼效應,榮獲了193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因為不朽的《吉檀迦利》,泰戈爾在1913年成為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第一人。就連獨立鬥士甘地和尼赫魯,也都是英式教育薰陶出來的。
社會變革同樣引人注目。
寡婦殉死是一種印度習俗。1818年,僅在孟加拉管區,就有800個寡婦殉死。這種習俗的根之深,蒂之固,以至於阿姆赫斯特勳爵(1823年8月‐1828年3月在任)作為東印度公司治下的印度總督,也不敢傷害印度教徒的宗教感情,擔心取消殉死&ldo;比實行殉死所引起的災禍要大得多&rdo;。不過,英國殖民統治者對這種殘酷的習俗最終還是再也看不下去了。1829年,總督班廷克勳爵頂著印度社會的壓力,取消了寡婦殉死,規定協助寡婦自焚的行為是謀殺。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