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分部啟航(第2/2 頁)
個東南亞和南亞的玻璃市場。”
劉志凡記下這些資料:“玻璃瓶和鋼化玻璃方面呢?”
“特定形狀的玻璃瓶,成本會比平板玻璃高一些,而鋼化玻璃需要二次加工,原材料也需要調整,成本大概普通鋼化玻璃的50~60左右。”馬馳如數家珍的說道。
其他人也彙報了自己部門的情況。
由於低溫玻璃和珊瑚水泥的生產工藝,與傳統技術不太一樣,不僅僅導致能耗降低了,也導致生產線需要的生產裝置減少了很多。
比如低溫玻璃的生產線,只需要培育池、注料機、抓取機、抽水泵、過濾池、水溫調節器、產後細胞清理機、傳送帶、裁剪工作臺,以及開採石英石的裝置和研磨裝置。
珊瑚水泥的生產線也差不多。
青葉集團在土瓦港附近,圈了一片面積5萬畝的荒地,同時獲得了當地的石英石礦、石灰石礦之類的開採權。
在這裡建立一個水泥和玻璃生產基地,同時利用土瓦港的運輸便利性,向南亞、東南亞出口玻璃製品。
不過劉志凡明白,出口外貿要看價效比和機遇,很多企業都有自己的供應商,不可能因為青葉集團價格低,就一下子改變供應商的。
不過洪沙瓦底當地的市場,那些小玻璃廠絕對不是青葉集團的對手。
但他並不想僅僅靠玻璃和水泥,聽完了眾人的情況之後,劉志凡拿出自己的一個計劃:“我打算進軍飲料行業,快消品產業更加好。”
“快消品?飲料?”馬馳眉頭緊皺,他對於這方面真的不太懂。
劉志凡笑著提醒道:“我們有一個其他飲料企業沒有的優勢,一個巨大的優勢。”
“玻璃瓶?”馬馳反應過來了。
“是的,就是玻璃瓶,知道為什麼玻璃瓶會被塑膠瓶淘汰嗎?因為生產成本的差異,玻璃瓶重量高於塑膠瓶,還容易破碎,但關鍵還是在成本上。”
劉志凡翻出一份資料,放在螢幕上。
“這是玻璃瓶和塑膠瓶的成本差別,儘管玻璃瓶可以透過回收再利用,減少一些成本,可傳統玻璃瓶的成本仍然居高不下。”
他又調出另一份資料:“這是目前市面上的包裝成本,無論是塑膠瓶,還是利樂包,其成本都不低。”
“確實不低。”馬馳也是第一次發現,一盒牛奶的包裝成本竟然佔到銷售價的20~30左右。
劉志凡信心滿滿地說道:“而我們的玻璃瓶生產成本,卻比塑膠瓶還低很多,就算是賣礦泉水,都可以卷死其他企業。”
“賣礦泉水?”工藝部部長盤算了一下,發現礦泉水工藝並不難,他們只需要進口一套水處理裝置,加上一套馬口鐵瓶蓋生產線,基本就可以組一條礦泉水生產線了。
到時候,他們先打價格戰,卷死洪沙瓦底的同行,在憑藉技術和價格優勢,殺入整個東南亞市場,完全可以在飲料行業獨霸一方。
很快馬馳等人就同意了劉志凡的飲料戰略。
這些事情他們會整理起來,定期向總部彙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