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第1/2 頁)
也到了所有風雲人物大說名言的時候了,首先說出名言的是董卓和父親。以後還有曹操、劉備、二叔袁術。孫堅和……很多人。
半月之後。董卓已並何進、何苗兄弟之兵。勢力更加強大。於是召見百官想要廢黜皇帝改立陳留王劉協。上書盧植冒死直諫,董卓大怒欲殺之。多虧議郎彭伯代為求情才倖免於難。盧植連夜逃奔上谷。
翌日,執金吾丁原領兵與董卓戰於洛陽之郊。一日後,夜間,被叛將呂布所殺。董卓遂並丁原軍。到此刻為止,董卓已經擁兵二十餘萬。戈車千乘、戰將如雲,天下無人能與之爭鋒。
董卓施壓群臣,每每上朝,無人敢對其側目而視。他自以為得計。於是自領大漢前將軍。封自己的弟弟董旻為左將軍。反覆小人呂布投機成功,封為騎都尉中郎將都亭侯。
哈哈,兩人皆平步青雲也≈183;。
董卓女婿李儒,西涼軍首席謀士。勸董卓早日廢立也好提高自己的威望,繼續升官發財,獨攬朝政。甚至進一步篡位奪宮。董卓沒兒子,這小子大概以為董卓篡位之後,可以憑藉著駙馬之尊,登基即位也說不定呢。不然為何如此迫不及待的,逼迫自己的老丈人走上對抗天下的不歸路。沒有他的這個建議,說不定董卓還可以多活兩年,作威作福呢。從大漢子民的角度上講,我是由衷的感謝李儒大哥的。多謝了,李儒先生,多謝你為拯救大漢天下不遺餘力所做出的突出貢獻。
什麼首席謀士,以我之見還不如淳于瓊的智商高。
再往後,十八路大軍出師有名矣。
董卓對他的話一向是言聽計從。當下點了點沉重的腦袋,笑道;&ldo;吾婿所言極是,明日上朝便於眾臣商議廢立之事。&rdo;
說是商議,其實就是口頭通知一下罷了。滿朝文武不是傻子,面對這樣一個吃人不吐骨頭的魔王誰會跟他講仁義道德忠君愛國。有一個人講過‐‐丁原。很不幸他已經死了。
此時的董卓橫行跋扈目空一切。唯一讓他感到有一絲忌憚的可能就是袁家了。畢竟二爺爺袁隗身為太傅,名義上還是大漢朝的三軍統帥,而且父親手中尚有兵權,西園軍還在他掌握之中。
最主要的,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這句話也不是完全拿來唬人的。名門望族勢力的確不能小覷。於是董卓在向父親徵求意見的時候,便說出了自己的那句名言。也裸的暴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
董卓拍案而起,拔劍大怒道;&ldo;袁紹豎子,天下之事豈不在我。我欲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rdo;
父親一反他優柔寡斷的常態,表現出了他的英雄氣概,立即拔劍在手,厲聲說道;&ldo;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rdo;
其實比起董卓來,父親的寶劍,的確還差的遠了。所以他說完後,可能就有點後悔自己的衝動。害怕衝動的懲罰,立即提劍而出。調集一千名西園精銳親兵。回家收拾一下,帶著我母親三弟,逃奔冀州,投奔韓馥去了。
韓馥,三國演義中我最最看不上的人物,讓我養他鼻息休想。不過大丈夫能屈能伸,稍微的忍耐那麼一時半刻也不是不行。韓信尚且受胯下之辱,何況我乎。
我忍。
臥榻之畔有猛虎酣睡,韓馥你豈能長久乎【發一下酸,各位書友不要見怪乎,才學所至,無奈無奈。】不久之後曹操也說出了他的第一句名言,以後他還會說很多名言,可這一句無疑是令後世最廣為流傳,也是最能體現曹操狠辣個性的
&ldo;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rdo;
梟雄,絕世的梟雄。
十月曹操至陳留,得到大財主衛茲慷慨解囊贊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