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高強度工作(第2/2 頁)
的時候,她的黑眼圈越發的取向國寶了。
“這邊沒有什麼問題吧!”
朱穎回答:“一切正常。”
“好,那就準備拍攝。”
顏包子已經調整好狀態了,沒有影響到接下來的拍攝。
在這裡只有一場戲,也就是幾人裝扮成西天取經四人組的戲份。
當鋪設好軌道,架好攝影機,調整好燈光的時候,天際正好初明。
黎明破曉之際,天空中還有一點暗,趁著這短暫的時間,李輔迅速指揮眾人拍攝。
“第七場,一鏡,一次。”
“開始!”
……
“咔,過。”
這一段戲主要作用就是調劑和敘述一下幾人上下學的一些趣事,並不需要什麼拍攝得多麼正經,戲份本就不難,只是一遍就過了。
然後又馬不停蹄的轉戰另外一處場所,史家小學。
在這裡將會拍攝班長‘插足’男孩和女孩的戲份。
“第八場,一鏡,一次。”
“開始!”
“停,再來一遍。”
“停!”
“停!”
“過。”
黃小鳴終於體會到了李輔所說的,當正式拍攝的時候,節奏會很快是什麼意思。
從早上到下午四點,除了中午花了一點時間吃飯以外,根本就沒有時間休息。
真的是全馬裡運轉,拍完戲份馬上轉場,不但演員累,工作人員更累。
李輔作為導演,負責劇組的一切事物,當然也累。
不過他就是故意的,李輔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該怎樣磨鍊這個團隊呢?
慢慢拍戲,在一次次合作中找到相互之間的默契?
不行,那太慢了,自己沒有必要浪費這個時間。
所以李輔便選擇了現在的工作方法。
高強度的工作,讓人根本沒有心思花費在其他事情上,一心只想著怎樣把戲拍好。
這樣一來,不管還是缺點還是優點,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中都會把問題快速的暴露出來。
有問題就重來,馬上改正,重新拍攝,然後下在一場戲中再看。
就是在這樣的工作模式中,六點半的時候,李輔帶著眾人來到了今天最後一處拍攝地,外灘。
這裡有兩場戲,一場是冬日的殘陽將要落下,餘輝照耀在湖面上波光粼粼,男孩和女孩一起放學回家的戲份。
一場是女孩轉學以後,只剩下男孩獨自一人,還是那條路,還是那樣的殘陽。男孩坐在石頭上,揹著書包,搖頭看著天空在,怔怔發神的戲份。
兩場戲都用了遠景,同時利用逆光拍攝,拍攝出剪影的效果。
剪影的作用和很明顯,黑色的輪廓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能讓觀賞者全神貫注的把注意力集中在拍攝主體的形態輪廓上。
另外把細節、立體感、色彩飽和、暗部表現這些都去除之後。
讓影視劇中的剪影看起來更加有藝術感,更容易營造出特別的氛圍或情景,給觀賞者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
天徹底黑了下來,結束了這兩場戲以後,也就意味著,《再見,金環站》的所有外景已經拍攝完畢。
大家都很累,李輔也很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