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妯娌倆也擺攤了(第2/2 頁)
著譚縣令厚賞呢。
果然,又見譚正清摸了摸另外一隻袖子。
蕭杏花心裡砰砰直跳。
要是賞個十兩八兩的,自己也可以不用出攤,就安安心心等著把孩子生下來好了。
誰知,譚縣令卻只拿出一小塊碎銀。
乾咳兩聲,遞給蕭杏花。
“本官根據李彪報上來的數目,大概算著你一天能賺個三四百文,今天耽誤了你一整天,就給你按五百文好了。”
毛利四五百文,純利差不多能剩個三四百文。
譚縣令真是好算盤,不做賬房真是屈才了。蕭杏花雖有些失落,不過想著這樣不亂花錢的縣令才是好父母官,便也笑著收下。
“謝過大人。”
譚縣令也知道自己的摳門名聲在外,但是今天決不能讓一個婦人小瞧了。
“咳咳,你今天先別回去,先在縣城留一晚,明天一早我再讓人送你回去。”怕蕭杏花多心,譚正清又正色道:“本官沒別的意思,只是想獎賞你一塊牌匾,要等明天一早才能做好。”
一縣父母官賞的牌匾,那可是太有面子了。
回去擺攤時,就立在板車上,看以後哪個不開眼的敢欺負她!
想想自己以後都不用刻意抹黑扮老,能以本來面目正大光明擺攤做生意,還有什麼獎賞比這更好呢?
“多謝大人!”
送蕭杏花回住處的路上,李彪終於沒忍住,哈哈大笑。
“你的牌匾,以後可是縣城獨一份了。”
“李大哥什麼意思?”
“哈哈哈哈哈,因為那是知縣大人親手做的啊,哈哈哈哈。”
李彪昨晚起夜,看到書房的蠟燭還亮著,便過去檢視,誰知卻看到自家大人拿著個木板在那裡研究,他進去後才看仔細,竟是刻了個‘蕭記餛飩’在上面。
還有比自家大人更摳門的麼,連牌匾都是自己刻。
蕭杏花一愣。
前世有些記憶,隱約浮現。
譚正清,譚木匠,譚大師。
原來後來名噪一時被人稱為‘譚大師’的木匠,竟是如今的縣令譚正清。
看來,他明年這個時候,果然丟了官,居然轉而做木匠去了,而且還做的那麼好。
就算這人一直為官,定也是個流芳百世的。
只是可惜,如今朝廷濁亂,實在容不下真正清正廉潔的官員。
蕭杏花雖然敬重每一個正經行業,但是做木匠再怎麼出彩,受益的人也是有限。
當下最需要的,卻是真真正正能為萬千百姓謀福的人。
真是令人惋惜。
第二天一早,蕭杏花就拿到了刻有‘蕭記餛飩’的牌匾,右下角處還有幾個小字,寫著譚縣令的大名。
又是李彪和蔡八斗梁六斤三人,趕著馬車把姐弟倆送回去。
蕭鵬飛這輩子難得坐一次馬車。
“縣令大人實在太客氣了,居然還用馬車送咱們。”
馬車經過鎮上,路過蕭杏花平日裡擺攤的位置,卻見趙娟和劉玉蘭竟在那裡了,居然也擺了個餛飩攤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