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吃飯不給錢的親家(第1/2 頁)
蕭杏花剛為金珍收拾完明天要帶去的衣物,就聽到外面有人叫門。
她去開門,見是趙娟,便倚著門框問道:“什麼事?”
趙娟這次學乖了,輕易也不進這個院子,便站在門口傳話。
“四壯今天回來了,娘說明天就讓媒人帶他去相看,咱們妯娌幾個也都要去,前幾天說好的。”
“知道了,什麼時候去?頭半晌還是下半晌?”
“女家那邊頭半晌有事,咱們下半晌去,申時初出發,對了,四壯僱了牛車,明個坐車來回。”
“知道了。”
趙娟傳完話就走了。
老宅那邊這幾天挺老實,也沒上門找茬,蕭杏花倒是難得清靜了幾天。
那二房三房兩對夫妻,在餛飩鋪開張搗亂被收拾了一通後,後面也老實多了,雖然把大小碗的價格都往上提了一文,不過還是比蕭杏花的各便宜一文。
貓有貓道,狗有狗道,蕭杏花店裡不愁沒客人,也就沒再去管宋家的餛飩攤子。
不過,這兩天路過那餛飩攤時,見他們的生意並不好。
因為那次降半價的緣故,很多食客就是奔著便宜去的,發現沒什麼便宜可撿的時候,頭也不回地就去了蕭記餛飩鋪。
畢竟,蕭記的餛飩已經打出名堂來了,怎麼也是花錢吃飯了,不如就多花一個銅板吃個好吃的。
宋家的餛飩每天都賣不完,剩下的面和餡又捨不得扔掉,大夏天的,一晚上就變了味,第二天接著用,難免被嘴刁的食客發難。
一來二去的,那邊的名聲更差了,生意也越來越差了。
這兩天,宋二壯和宋三壯甚至已經不跟著出攤了,就讓妯娌倆兩個女人吭哧吭哧的幹活。
蕭杏花猜著,再這麼下去,那個餛飩攤應該也幹不了幾天了。
第二天一早,蕭杏花帶著四個女兒去鎮上,又囉哩囉嗦叮囑了金珍很多,然後才戀戀不捨地看著她進了袁秀青的家。
吃過午飯後不久,宋四壯果然載著媒婆和兩個嫂子來了鎮上。
他在鋪子裡與蕭青山朱梅等人客氣寒暄了幾句,見蕭杏花出來了,便迎上前去,喚了一聲:“大嫂。”
蕭杏花九年前嫁給宋大壯,第二年生了金珍不久就跟老宅分了家,那時宋四壯才六七歲。
三年前,宋四壯就去了縣城做學徒,平時只有過年過節時才回家待幾天,兩人更是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
蕭杏花上次見他,還是三個月前送他大哥入伍的時候。
“最近在縣城學得怎麼樣?”必要的寒暄還是要有的。
宋四壯一邊讓蕭杏花上牛車,一邊回答:“還行。”
牛車啟動前,他還回過頭,看了眼圍在餛飩鋪前排隊的人群。
不到半個時辰,就到了隔壁西河鎮。
西河鎮要比龍泉鎮發展的差一些,不過也還好。
媒婆坐在牛車上,手往前面指著。
“前面那個衚衕,拐進去左手第八家,就是了。”
女方家的房屋院落,跟其他鎮上的人家也沒什麼差別,總之是比那村裡的條件好多了,宋四壯的臉上露出滿意的神情。
男女相看,其他人能幫上的不多,反正兩家大人肯定是對對方的家庭條件都算滿意的,否則連這相親過場都不需要。
不過一刻鐘的功夫,連相看帶喝茶帶寒暄,就結束了。
蕭杏花出來時,還聽到身後的媒婆對那女方大人說什麼‘這就是他大嫂,能幹著呢,我們龍泉鎮上那個餛飩鋪子……’
回到宋家,最是疼愛小兒子的宋老太,忙不迭地問著媒婆。
“怎麼樣,相看的怎麼樣?”
媒婆拍手叫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