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第1/2 頁)
難民幾波都是上百人聚到一起的,看到崔家的兵勇還有兵士並不敢上前。
「等我們走了,讓附近州府咱們的莊子把糧食運到附近開粥棚,能救幾天算幾天吧。」崔教授看的心裡難受,可他也只能做這點事了。
「家主仁厚。」崔大雖然不太贊同這樣的行為,可職業素養使他絕不會違背主子的命令,更何況跟著心軟的主子總比心硬的好。
時知聽了這話,心裡動彈了一下:「等一下,崔管家先別忙,這事兒得定個章程再做。」
崔教授看孫女的神情就知道她又有主意了:「崔大你先下去。」
時知把懷裡的地圖拿出來,又點亮了兩根蠟燭屋子裡更亮堂了些:「爺爺你看這地圖,這大良明顯要比咱們來的地方幅員遼闊,但它的人口我記得就七千多萬。」
崔教授一下子就明白了:「這裡有很多荒地無人耕種。」換句話說其實是缺乏勞動力的。
如果是太平年間自然好說,可打仗後,人口就會急劇減少,那時候人口資源就更寶貴了。
時知收起地圖,想起那些難民的樣子嘆息:「我們給他們一口吃的,說不定過幾個月又一場戰事要了他們的命。」
「你是想帶他們走?」崔教授皺眉,難民是很慘,但也很危險!
時知搖搖頭,「我沒那麼天真,我是想著讓人在施粥的時候觀察他們,帶一部分回附近州府咱們的幾個莊子。」
崔教授笑了:「蓁蓁果然聰明,爺爺不如你想的遠,比你爸爸哥哥都強!」
時知卻不答話,她爺爺就這個毛病,誇她時總愛拉踩她爸和她哥!以前她總是很享受這份寵愛。
可如今她卻不太敢提爸媽和哥哥,爺爺和她一樣思念家人,可他們大概是回不去了。
崔教授說完這話也自覺失言,觸及傷心事心情就更失落了。
祖孫二人各自洗漱休息,一大早起來崔教授把昨晚和孫女商量的事吩咐下去,就又啟程趕路了。
時知看著天色今天路上怕是要下雪,「阿茄吩咐下去今日行路煮姜祛寒,讓崔大去安排。」
「諾」
走了半個月,幾輛馬車上的糧食又補充了一次,崔教授寫信給崔家各地零星的小產業,讓他們把產業開始出手,時知說不用兩三年地方就會亂一亂,等長公主一派倒了那就徹底亂了,趁現在先把偏遠地區的散碎產業處理了。
「這件事你親自去辦。」崔教授把信物和信件交給崔守安,他和崔守平甚至比崔大在原來的崔家主心裡更值得信任。
崔守安臉色沉重,這一路走下來,他就明白家主為什麼回祖地了,天下怕要動亂了:「主子放心,老奴保準把這事兒辦得妥妥噹噹。」
「你辦完了直接回長安,把家裡的書全部分批押送回來,然後讓守平住到莊子裡去,以後長安那一條街的店鋪要是還能保住就保,保不住時就讓守平立刻帶人回來,身外之物遠沒有性命重要。」
崔守安臉色煞白:「主子,真到了這個地步了?」那可是崔氏大祖房在長安的上百年基業!
崔教授輕嘆:「只不過是未雨綢繆,可天下要是真亂了,長安那些東西還有什麼值得留戀?」
「您說的對。」崔守安不是那沒見識的,必要時候斷尾求生是世家生存的第一法則。
如此一來,他更要把那些書安全送回來了,知識才是一個家族延續輝煌的命脈。
崔家真是家大業大,光地契就好幾大箱子,初門前她和爺爺歸置分類,把清河郡的分在一個箱子,長安附近的分在另一個箱子,其餘的地方放在另一個箱子。
這三個箱子一個放在時知的馬車裡,另兩個放在崔教授馬車裡,馬車凳下面是中空剛好放這個。
時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