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頁(第1/2 頁)
「你的傷很重,不要再說話了……」張郃試圖讓婦人死的稍稍輕鬆一些。
婦人的話語越來越弱,但眼神卻越來越堅定:「希望……你們能夠好好的……撫養她……」
張郃在行軍陣中,除了張凝之外沒有家室,照顧一個女孩實在是不方便,正陷入猶豫之際,善良的婦人用盡全身的力氣轉過身跪倒張郃的面前乞求著。
他看向了張凝,張凝也被婦人的善良和真誠所打動,朝著張郃點點頭表示同意。
無奈之下,張郃將女孩抱在了自己的懷裡,算是答應了她的請求。
此時婦人方才閉上了雙眼安心離世。
張郃用劍在河邊挖處一個墓坑,將婦人的屍體放入其中安葬,伐木立碑後帶著女孩和張凝坐上了前往鄴城的船,離開了河畔向鄴城而去。
「孩子……你叫什麼名字?」
「春華……」
乙丑回:逆水行舟向東行(串)
公元195年,為了爭奪獻帝這種「正統的王牌」,從而得到政治上的主動權,李傕和郭汜蠢蠢欲動,在長安城大打出手。
不僅如此,連混亂不堪的司州也深受戰火的波及,兩股亂軍為了整備軍事實力在各地進行掠奪殺戮,百姓無不怨聲載道、苦不堪言。
然而也就是因為這種混亂的局面產生,給了劉協一絲微弱的希望。
少數忠於漢室或是不甘心繼續受李傕郭汜控制的官員開始密謀護送劉協離開虎穴,其中以伏完、董承及楊奉等文臣武將為主籌劃著名劉協東歸洛陽的事宜。
在李、郭二人相互攻殺之際,張濟特地趕來緩解二人矛盾,氣氛稍緩之際,董承趕緊向劉協上奏,建議馬上向李傕懇求看在陛下日夜思念故都的情分上允許其及百官、女眷返回洛陽,劉協當即應允,只是在請求的人選上猶豫不定。
「李傕、郭汜二人皆是豺狼虎豹,只恐一般人難以說服,且有殺身之禍……」
此時帳內傳來輕盈的腳步聲,隨即一素服妙齡女子伸手撩起帷幔自內堂走了出來,身旁還跟著一個五六歲的女童。
她看著滿臉疑慮的劉協,眼珠略轉後對著劉協口吻頗為嚴厲的說道:「身為一國之君行事卻如此優柔寡斷,此乃陛下東歸之唯一途徑,如若錯過大禍必將不久遠矣。」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剛剛被封為皇后的執金吾伏完長女:伏壽。
「皇后娘娘,陛下所慮不無道理,如果此時派遣之人不能完成任務,很可能會驚動李郭二賊,到時候我們東歸就會更加無望了。」
董承見伏壽完全不給劉協面子,便出言解釋。
劉協深深明白伏壽的脾氣秉性是耿直的,往往出言不遜,但她對自己無異是重視的。自從洛陽西遷以來,董卓挑選她為貴人開始,她一直跟隨在自己的身邊侍候,也只有她對自己直言不諱,說著別人不敢說的話,數落李郭二賊大逆不道及諸侯利慾薰心的罪狀,有事官員在場聽後這種露骨的話不禁冷汗直流,勸其慎言,伏壽卻完全不為所動,依舊我行我素。
有幾次那些話傳到了李傕的耳朵裡,都大為惱火,幸好官員以伏壽年幼無知為由求情方才躲過一劫,然而今天這番話卻也讓劉協清醒了些,的確現在已經不是該猶豫的時候了,他冷靜思量之後很快有了一個最合適的人選,在想到之後他看向了伏壽,伏壽看出了他的心思,坐在了他的身旁拉著他的手軟化了自己的語氣:
「如若我父親是最佳人選,那麼我會毫不猶豫的支援陛下的決定。」
董承撫須沉吟道:「的確,眼下來說只有伏完大人的身份地位以及處事能力最為合適了。」
為了漢室、為了百姓、同時也是為了保全自己的姓名,劉協下定決心,雙手撐起案面站起身,短暫沉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