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未來的路(第2/3 頁)
再大幅度進步的可能性,已經很小了。
既然如此,一條路走不通,那咱們可以換一條路!」
換一條路?
向南有些聽明白了,孫福民的意思似乎跟自己的想法有些接近,但不敢肯定,他有些期待地問道,「老師,您的意思是……」
孫福民哈哈大笑起來:「文物那麼多種類,你完全可以換一種啊!
既然古書畫修復已經到專家級了,你還可以趁著年輕,多學一點其他的,努力成為青銅器文物修復專家、古陶瓷修復專家嘛!」
是啊,為什麼不學一學其他種類的文物修復呢?
如果說,向南的理想是一座風景秀麗的小島的話,那麼之前他和這小島之間還隔著一條深不可測的馬裡亞納海溝,而孫福民的提議,卻相當於為他在這海溝上架設了一座看不到頭的浮橋。
雖然距離有些遠,浮橋搖搖晃晃也走不快,但總算是一條通天坦途了。
文物,是有劃分的,僅以文物質地而言,就有石器、玉器、骨器(含骨器、牙器)、木器、竹器、銅器、鐵器、金器、銀器、鉛鋅器、瓷器、漆器、玻璃器、琺瑯器、紡織品、紙類文物等。
如果去過博物館,那你肯定知道,一般的博物館都分為好幾個分館,它們大多都是按照文物質地來進行區分的。
由於文物修復主要以手工操作為主,再加上它本身的複雜性和特殊性,目前的文物修復工作者大多都是單項選手。
也就是說,他們只擅長某一種類的文物修復,至於其他種類的文物修復,就只能敬而遠之了。
實際上,一個種類的文物就已經足夠他們修復和研究一輩子了,更罔論其他?
而向南之所以可以選擇其他種類,年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在古書畫修復技術上已經達到國內頂尖水平,再研究下去,除非是現代科技手段介入,否則的話,進步會有,但想有什麼突破,可能性就小很多了。
他如今才21歲,至少還有40年的時間處於黃金期,與其浪費在沒什麼突破的古書畫一道,還不如另闢蹊徑,也許會有更大的收穫。
一向淡然的向南,此刻也有些心潮澎湃,彷彿又回到了當初剛剛開始跟孫福民學習古書畫修復的時候,激動與興奮。
他有些迫不及待地問道:「老師,您覺得我應該選哪一條道?」
「你自己覺得呢?」
向南想了片刻,一臉肯定地說道:「古陶瓷修復!」
「好!陶瓷,那是我們華夏文化的一個象徵。」
孫福民一臉微笑,其實,不管向南選擇哪一道,他都會支援,畢竟是自己的學生。
「而且,還將會是一個古書畫、古陶瓷專家!」
孫福民想想都覺得興奮,「讓那些老頭老太太們嫉妒去吧!哼,搶我的學生!」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