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第1/2 頁)
而太學也不只是官宦子弟的書院,寒門學子靠著朝廷專設的補貼與選拔,慢慢也多了起來。
孟珍珠太學畢業之後, 竟然去了大理寺供職, 雖只是整理卷宗的文職, 卻也叫京中諸人大跌眼鏡。她與大理寺卿鄭焦鄭大人好事將近, 婚期定在年底,是個極好的日子。
當然還有許多太學的女學生選擇去明月坊。這裡似乎成了閨秀們心中的朝聖之地, 總是憧憬著。
不過蘇狸卸了任,只將明月坊盡數交給了蘇明月。
戚若微提起劍獨自去了越齊幾州遊歷,眼瞧著是該往京中走了。
柳亦舒辭了蒙授祖蔭得來的官差,卻投身到明月坊中,讓旁人摸不著頭腦。她想法向來最是活泛, 不到半年便混得如魚得水。
只是這樣也沒能叫她放下話本大業,反倒趁著職務之便出了好多本書。
這裡頭有戚昀與孟懷曦的故事, 也有孟珍珠與鄭焦的姻緣,最值得人稱道的便是她半真半假的千年後的幻想故事。
京中人哪裡瞧過這種,竟也誤打誤撞風靡一時。
那陣子頗有洛陽紙貴的架勢。
這些年民間老有傳言說皇后有孕,一次兩次就跟狼來了似的。次數多了大家便都不信了, 只當個無關緊要的玩笑聽聽。
以至於四年後孟懷曦真正有孕時, 朝中大臣都有些反應不過來。
尚書令:「皇后娘娘有孕了,嗯,是個好……嗯??娘娘有孕了??!」
齊約扶額不忍看,心說, 這回鐵定是真的。
君不見, 勤勉的皇帝陛下昨日不還破天荒的罷了早朝?
聽說叫了大半個太醫院去宣政殿候著,宣政殿裡伺候著的宮人每個都賞了一年月奉。
說來也奇特, 按照祖制皇后當居鳳藻宮。到了戚皇陛下這兒,生是小氣地只分了孟皇后半個宣政殿。
衣食起居都在一處。
偶爾吵了架,咱們的皇后娘娘可是會把陛下連人帶枕頭扔出去的。
每到這個時候南書房總是燈火長明,大臣們摺子上的批語就會變得格外暴躁,諸如「已閱,不幹」、「朕不安,滾蛋」云云。
孟懷曦有孕一事,像是長了翅膀從皇宮中飛出去,大街小巷都在說,幾乎沒有人在這樣大喜的當頭抬槓胡沁。
難得上下一致的祥和。
陛下本來就對娘娘呵護備至,這一下更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飲食起居一應由他親手操辦。
甚至連她這個皇后娘娘用慣了的大宮女,都很少有近前伺候的時候。鴛鴦最近很愁,總覺得自己是被人搶走了飯碗。
戚昀確實小心再小心,蓋因徐太醫說,「娘娘這樣打從孃胎裡帶來的體弱根骨,萬萬熬不住第二胎。」
「便是這頭胎都兇險得很,需得孕期中萬分仔細。」
孟懷曦最初聽這說法,頗不以為然。
因為開始幾個月她適應良好,吃得好睡得好,半點沒受折騰。但隨著肚皮日漸鼓囊,肚裡的小崽崽老是鬧騰,尋常算不上什麼的小脾氣盡數爆發。
孟懷曦近來的情緒總是來得莫名其妙,半點不受控制。
比如她這會兒正坐在長儀宮窗邊的美人榻上,擺弄戚昀從前送過的生辰禮。
只把玩了一小會兒又丟開。矮几邊鋪著厚厚的白絨毯,就這樣坐在上面也不會受涼。
孟懷曦挑挑揀揀,像是一個翻開潘多拉寶庫的小少女,從妝奩底下翻出一個古樸的漆盒,鎖扣間有斑斑鏽跡。
她手指輕點,扯下敗朽的銅鎖,木盒應聲而開。
兩三顆被摔碎的雞血石珠子被妥帖的裹在柔軟的綢布中。最大的那顆摔成兩瓣,一邊刻著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