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阻截(第2/2 頁)
聽他的。
各州郡設州郡兵是歷朝歷代就有的規矩,在本州本郡招壯丁訓練後便是州郡兵,其中驍勇者有機會調入中軍或者外軍。
只是,前朝時,州郡兵統領擁兵自重者比比皆是,不但給前朝製造了不少的麻煩,還為推翻前朝做出了不小的貢獻。
大晉的太祖皇帝的第一批班底就是州郡兵,也是依靠州郡兵打出第一塊地盤的。
這也讓他對州郡兵另眼相看,但不是看重,而是忌憚。
與大多數帝王一樣,太祖皇帝也很擅長卸磨殺驢。
建朝之後,坐到了那個面南朝北的位子上後,太祖皇帝便在打主意,想要廢除州郡兵制。
他先從老兵入手,“詔諸士卒年五十以上罷歸於家”,全面罷免五十歲以上的老兵,而後“諸州無事者罷其兵”,想將郡州兵全部罷去,只根據州郡的大小,留下數量不多的用來維持治安穩定的武吏。
第一步走的很順利。
五十歲的老兵原就不多,年過五十的戰鬥力也弱了,讓其歸家是德政也算人心所向,自然不會有人反對。
但也只走了第一步,第二步一開始就受阻。
因為太祖皇帝不能也不好直接說要“罷其兵”,而是假惺惺的來了個“無事者”的字首。因此,但凡是有膽子有底氣的州郡都會強調自己所在的州郡“有事”,別說將州郡兵全部罷免,就連減少州郡兵的數量都遭到了強烈的抗議。
當然,也有那種沒靠山沒底氣不敢抗議,最後只能取消、罷免州郡兵的。
建安郡屬於前者,咬死了“有事”,堅決反對減少州郡兵的數量,建安郡的州郡兵自建朝以來就沒有少過,寧州屬於後者,整個寧州的州郡兵不過千餘,剛剛夠維持寧州的穩定。
幷州則介於兩者之間,允許屯兵萬人,楊騏那日與董栩透露的是路其昌能調動萬餘人,指的便是這被允許招收的州郡兵的上限數,是整個幷州的州郡兵總數。
不用想都知道,楊騏在誇大事實,就算幷州的州郡兵是滿員的,路其昌握有兵權也絕對不可能調動所有人。
何況,路其昌還沒有掌兵權。
不少州郡的州郡兵都是由太守或郡守領兵,但不包括幷州,統領幷州州郡兵的是勤武將軍胡勤武。
這位雜號將軍和路其昌關係倒也不錯,但也僅僅只是不錯而已。
如果是以前,路其昌與胡勤武好生商量一下,調動州郡兵不難。
但現在,只差那麼一步,路其昌就會從幷州太守淪為階下囚,而後被押送回京。這種情況,要胡勤武幫他……
除非有足夠的好處!
:()步步為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