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劉備投荊州,得徐庶,小勝曹操(第1/2 頁)
大漢。 劉邦看到這裡。 眼神中頓時浮現一絲光彩。 “徐庶,徐元直。” “難道這個人就是劉備的蕭何嗎?” 劉邦滿心期待。 劉備終於要起飛了嗎。 這大漢江山。 落在劉備的手中總好過被別人取代。 ......。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此時大漢的軍閥分佈圖。」 「劉備飛奔荊州投靠劉表的時候。」 「袁紹剛剛經歷了“官渡之戰”,可謂是元氣大傷,基本屬於半死不活的狀態。」 「袁術這時候已經沒了。」 「公孫瓚,孫策等等也都相繼退場。」 「此時能上臺面的大勢力僅剩五個。」 「中原——曹操。」 「江東——孫權。」 「荊州——劉表。」 「蜀中——劉璋。」 「西涼——馬騰。」 「當曹操戰勝袁紹之後。」 「北方的平定幾乎已成定局。」 「這個時候的曹操就把目光投向了劉表所在的“荊州”。」 「並且派出曹仁在“樊城”駐兵...。」 「樊城在漢水以北...。」 「劉表的襄陽在漢水以南...。」 「兩座城池隔江相望。」 「曹操的想法不言而喻。」 「就是要取荊州。」 「老年的劉表已經被歲月磨平了稜角。」 「現在已經沒什麼大志向了。」 「只想保住自己的荊州。」 「所以劉表在接受了劉備的投奔之後。」 「就讓劉備駐兵在新野。」 「“新野”在哪裡...。」 「樊城以北的地方...離荊州的距離並不近。」 「新野是南陽郡下轄的一個縣城。」 「而此時的南陽,控制權基本在曹操的手中。」 「劉備正處於曹操的包圍圈之中。」 「很顯然,此時的劉表僅僅是把劉備及其下屬部隊和新野縣城當作自己與曹操之間的緩衝帶。」 「也就是說。」 「曹操若想取荊州。」 「必然要先打下“新野”。」 「這樣一來,劉表就有了退路。」 「曹操進攻新野時。」 「劉表可以選擇援助新野。」 「也可以選擇進攻樊城和曹操迂迴...。」 「亦或者,在荊州的防線提前佈防。」 ......。 大漢。 劉徹看到這裡。 有些無語。 這個叫做劉表的老小子也不傻啊。 這算計別人不挺精明的嘛? 他也姓劉。 那不也是他劉家的皇室中人嗎? 身為最強大軍閥之一。 在曹操沒崛起之前。 甚至坐擁兵甲十萬...。 地千里。 就算不想扶持皇帝。 身為劉姓。 為何不去爭一爭這大漢天下呢。 對於劉表的種種行為。 劉徹不是很理解。 難到就真如金榜上所說。 年紀大了...沒什麼侵略的想法,只想躺著? 這世上。 難道真的有人對皇位沒有半分想法? ......。 「此後一年。」 「劉表遲遲沒能等來曹操對荊州有什麼動作。」 「因為這個時候,袁紹沒了。」 「曹老闆正收拾袁紹的兒子,以及馬不停蹄的搶奪北方四州。」 「曹操把自己的重心放在了北方。」 「根本沒有多餘的力量去管什麼荊州。」 「畢竟在曹操的眼中...劉表只是個膽小鬼罷了。」 「你想指望劉表主動進攻誰,無疑是比登天還難。」 「按理說,曹操說的沒錯。」 「劉表是沒什麼主動進攻的心思。」 「但是曹操忽略了劉備在荊州的作用。」 「建安六年,徐庶加入了劉備的團隊之後。」 「劉備的陣營基本已經成型。」 「此時的劉備手中有三張王牌大將。」 「涿郡屠戶————張飛。」 「插標賣首爾————關羽。」 「五星上將————趙雲。」 「五星謀士————徐庶。」 「老實說......劉備團隊這個時候的配置。」 「並不輸這時候的任何一個軍閥。」 「只要他們不浪......還是能穩贏的。」 「所以,在劉備看到曹操帶領大軍北上之後,覺得南陽兵力空虛,可以趁虛而入。」 「嫖一把大的。」 「劉表支援劉備北伐的決定。」 「反正是劉備出人出力...。」 「劉表只負責提供劉備的後勤工作就行了。」 「對劉表來說,沒有什麼損失。」 「劉備出其不意,直接帶領自己的三位五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