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趙二超前的指揮水平,皇帝們指揮內行(第1/2 頁)
「曹彬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打北漢?」 「那不是輕輕鬆鬆?」 「你給我十萬大軍...我不把他屎打出來都算他夾得緊...。」 「趙光義一聽,信心倍增。」 「畢竟在此前....自己的大哥趙匡胤也三徵北漢...雖然到底是沒把北漢打下來...。」 「但北漢的國力也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 「太平天興四年二月,趙光義決定親征...。」 ......。 大漢。 看到這裡。 劉徹又來了興趣。 “難不成這個趙光義也是個開疆之主?” “有意思。” “且讓朕看看,這個車神有多牛。” ......。 「得知了宋朝要攻打北漢的訊息。」 「近年來和宋朝交好的小遼想要來做這個和事佬...。」 「小遼警告趙光義...大家都是文明人...不要動不動就去打打殺殺。」 「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見誰都想跟別人過兩招。」 「趙光義給遼國回了一封信...。」 「信的內容很簡單...老子想做什麼就做什麼,關你屁事?」 「小遼被嗆了一下...但還是堅持要做這個和事佬...。」 「並且給趙光義回信...。」 「雖然不關我的事...但我遼國立志要做文明之國...。」 「所以遇到像你這種欺負弱小的行為...我一定要站出來指責你!」 「小遼的這封回信還沒送到開封...趙光義就已經領兵北上圍攻太原去了。」 「眼看趙光義不聽勸,小遼緊急派出援軍馳援北漢。」 「但大軍剛走到半路...就被提前埋伏在‘石嶺關’的宋軍給狙擊了。」 「差點被打了個全軍覆沒。」 「得到了遼軍被擊潰的訊息,趙光義開始放心的對太原圍城。」 「這一圍,就從春天圍到了夏天。」 「這段時間,宋軍日夜輪流攻城,矢石如雨,飛石不停。」 「太原城內的百姓和兵卒早已到達體力的極限。」 「五月五日,趙光義派出使臣給北漢國主寫了封信。」 「內容同樣很簡單...給你兩個選擇。」 「第一,自己出城投降...大家和好如初。」 「第二,你繼續頭鐵,我直接屠城!」 「拿到這封信的第一時間,北漢國主劉繼元無奈喊出GG。」 「然後就選擇了投降。」 「趙光義大喜,至此,五代十國終於被大宋徹底統一。」 「北漢投降之後...趙光義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摧毀了“太原”這座城。」 「北漢國主劉繼元肝膽欲裂...。」 「你特麼不是說我投降了你就不屠城的?」 「趙光義表示...我這不是屠城...我只是把城市燒掉...人口全部遷往開封。」 「滅亡北漢的同時,也讓趙光義獲得了一員大將“楊業”。」 「楊業人稱外號“楊無敵”是個不可多得的猛將。」 ......。 大明。 朱元璋十分鄙夷的看著趙光義。 他哥在行為上雖然有些無恥。 按最起碼實力擺在那裡。 但是趙光義就有些一言難盡了。 能打下北漢都是吃的他哥哥的老本。 除此之外。 實在是......。 朱元璋一時間有些找不到形容詞。 只能說。 他很朱允炆...。 也很朱祁鎮.....。 只是運氣好一點...。 飆車飆贏了。 ......。 大唐。 李世民看著趙光義的表現。 覺得還不錯。 最起碼不是很抽象。 於是, 李世民又接著往下看。 ......。 文字盤點繼續。 「拿下北漢之後,趙光義覺得自己天下無敵...看誰都像是插標賣首耳。」 「於是,同年五月,在宋軍沒有得到任何補給,休整的狀態下。」 「趙光義率軍轉戰幽州...。」 「準備趁熱打鐵,一舉收復幽雲十六州。」 「完成華夏大一統。」 「宋軍許多將領都不贊同這個作戰方式梅,認為大軍久戰,因該先回京休整。」 「趙光義不聽,一意孤行要轉戰遼國。」 「六月十三日,大軍短暫的休整過後,直奔幽州而去。」 「六月二十日,趙光義率宋軍進至“岐溝關”,遼朝守將劉宇二話不說...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