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第1/2 頁)
「然後呢?」
「昨天才把信發出,還沒那麼快有迴音。」
「有迴音時,一定要通知我。」
「當然……」
有兩個戴黃色棒球帽、看起來健康活潑的小學生,從他們身邊跑過。
「真可愛。」
羅絲目送這兩個孩子的背影,眼眶竟然發燙。
(她刻意把注意力集中在別的地方。)
中垣想知道這個中的理由。
g氏的故事
三天後,島田良範從b報社的友人那裡,打聽到《萬葉集》的法文譯者今村敬介的訊息。
今村目前住在廣島市的d醫院,本人似乎相當衰弱。雖然不知詳細病情如何,但能不能會見訪客,以及就算會見訪客,能否談論以前的愛人,在在都是問題。
中垣想,不論如何還是先通知羅絲吧。
‐‐謝謝,勞你費心了。
大概是中垣多慮吧,他覺得羅絲的聲音出乎意外地客氣。
第二天,有一封信寄到祥順寺,信封上寫著熊本的地址和吉岡二郎的署名。但它並不是普通的信件,而像一本雜誌。
(難道寫了這麼厚的信?)
懷著期待的心情,中垣開啟信封,只見裡面果然是一本雜誌,可是沒有信。
雜誌的封面上用宋體印刷著「玉石」兩個大字,大約有一百多頁。
取玉石為名,可能是因為玉與石外表相仿,內容優劣卻相差甚遠吧。
中垣猜不透吉岡為何以這本雜誌代替回信。
(怎麼回事?)
中垣他狐疑地翻開封面,打算先瀏覽一下目錄。結果就在那兩頁目錄中間,夾著一張對摺的信紙,飄然滑落在中垣的腳邊。
中垣拾起信紙開啟。
那是一張便箋。中垣先看信尾,確認發信者是吉岡二郎,才從頭開始看。‐
來函獲悉。尊駕在信上說,西蒙,基爾摩的女兒到日本,為了想明瞭過去的真相,正進行各種深入的調查,敝人經觀察得知,基爾摩夫婦與馬歇爾事件關係甚深,或許此乃敝人之想像亦未可知。然而是否該把敝人觀察所得告知此姝,由於敝人對此姝個性不甚瞭解,實難定奪。
一年前,敝人曾針對記者生涯中觸碰過的最大事件‐‐馬歇爾事件,以(g氏的故事)為題,發表在《玉石》這本雜誌上:那時我正好到柬京,聽人說起基爾摩先生在倫敦過世的訊息,便打算以小說體的形式,將他的故事記錄下來。由於迄篇文章內容相當完整,故而以此丈代替回信。唯敝人文采甚差,詞不達意處尚請見諒。尊駕既然封基爾摩之女知之甚詳,尚祈閱畢此文後自行斟酌,是否適於讓她瞭解真相。
吉同二郎敬上
這篇(g氏的故事)刊登在雜誌的最前面。
中垣走到小几邊,正襟閱讀起來。由於吉岡特別指明,讀完後再判斷該不該告訴羅絲,使他格外地慎重。
(g氏的故事)內容如下:
聽人說sg在倫敦死了。
當我從朋友那裡獲知訊息時,說真的,我有點意外他居然還活著。
算算年紀,g才六十來歲,不能說是老頭子。我認識g時,他才三十多歲,可是看起來年紀已經很大。
總之,g是大家所說的未老先衰的那種人。
他的個性沉默寡書,是位安靜的紳士。不過,這一點倒不是使他顯老的唯一原因。我覺得這個人曾經有過許多特別的體驗。在他的性格中,混雜著強韌與脆弱的矛盾。
太強或太弱皆是人性。若說人軟弱,那麼在他的經驗裡,便常有絕處逢生的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