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跨時代的營銷(第1/5 頁)
時光匆匆,轉眼即過。
1995年終於過去了,迎來了新的一年。
姜大鄴來到這個世界已經過了三個月了。
在這短暫的時間,他迅速積累起了不菲的財富,透過國內國外合資了幾家公司後,自身的根基也算是比較紮實了。
這一次從德國進口的大量的二手生產工業機械和裝置,絕大部分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自動化的比率非常高,保養的也不錯。
姜大鄴旗下的生產企業基本上都能達到了自動化生產或者半自動化生產。
這在全國範圍內,是比較罕見的,特別是飲料和食品加工業,在當下這個年代,他旗下的企業應該是唯一全套使用德國裝置的輕工企業。
雖然說這幾年,國內工業的發展的確有些進步,但比起一般的發達國家,至少還有20年的代差。
作為全世界最強工業裝置製造商的德國,至少領先華夏30年。
八零後之前的老一代的工作者,都有深刻的感悟。
說這麼多,主要證明那個年代國內的工業完全不足以支撐姜大鄴的“科技帝國”發展。
他也是無奈之下才選擇這些二手工業裝置。
當然,有便宜不賺,那是真傻,顏面才值幾個錢。
最新、最先進工業裝置,姜大鄴也買得起,但是國外那些企業不準賣,也不會賣。
他有系統的支撐,壓根也不在乎,等最新的五軸聯動機床送過來後,他會打造一個全國最大的機床生產廠家。
到那時候,國內整體工業水平將會得到跨越式發展,而他那“科技帝國”的發展也不會再受到束縛。
在他出國這段時間,他旗下的產業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儘管他之前已經預感到《鬥破蒼穹》可能會成為比較暢銷的小說。
只是他沒有預料到的是,這本書的火爆程度超乎想象。
在港島,在臺島,在吉隆坡,在曼谷,還有那些在歐美華人集中的城市裡一場場瘋狂的搶購已經爆發了。
而且都是因它而起。
早在一個禮拜之前,在華人比較聚集的城市,已經有明報的廣告欄上印有大字廣告。
“《鬥破蒼穹》1月1號全球正式公開發行”
是不是很熟悉?
是不是得有點好萊塢大片的感覺?
不單單是明報,整個東南亞,臺島,京都,舊金山等等那些稍有影響力的報紙,比較顯眼的廣告位上都會有這些霸氣的宣傳字眼。
沒錯,就是那麼豪。
他現在有錢了,根本沒必要那麼摳索。
就是用錢砸,也要砸出個名聲出來。
總共就16個大字,連續一個禮拜的轟炸,要不想記住,都很難了。
這種創新的廣告宣傳,在當下這個年代,絕對是個災難級的。
不管你喜不喜歡看小說,不管你是什麼職業,也不管你是什麼樣的社會階層,《鬥破蒼穹》這四個字,已經深深的嵌入他們的腦髓中。
廣告做的好不好,一切看療效。
半天!
對,就是半天時間。
20萬套120萬本的繁體中文版《鬥破蒼穹》售罄。
本來英文版《鬥破蒼穹》面對歐美市場,硬是被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收刮一半去滿足市場。
明報集團的客服電話已經被打爆了,一掛電話馬上就又響起來,全部是催貨的。
趙總編在辦公室裡面,看著報表,又高興又想哭。
為什麼會這樣呢?
他從事文化媒體事業快30年了,從未有像今天這樣。
一句簡單至極的廣告詞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