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超級細菌(第1/2 頁)
菲菲說了很多關於生物工程方面的運用,和後世那些特殊生物的出處。
這些基本知識,在這個年代是沒有任何記載的,在生物基礎知識概論裡面也沒有任何的記錄。
特別是那些特殊的真菌和細菌,如果沒有這些訊息,就算花個幾年,甚至幾十年都很難找到。
很多有機化合物,比方說塑膠、石油、甚至是合成的劇毒藥物等等都可以透過某些細菌或者真菌分解或者還原成無害的代謝物。
目前每年有數百萬噸廢棄塑膠被掩埋或傾倒入海洋裡。
每年約有3億噸塑膠或者難得降解的有機化合物被廢棄,只有約5得以回收。
每年估計經由各種途徑入海的石油約600餘萬噸,石油入海後,立即發生一系列變化,包括擴散、蒸發、光化學氧化、微生物降解、沉降、形成瀝青球等。
這些反應嚴重時,可以讓原有的海洋生物發病死亡,導致被汙染了海域,形成一片死海,嚴重破壞了海洋生態環境。
自80年代起,各國的科學家都開始對生物治理汙染展開了大量的研究。
雖說也有些成果,但卻不明顯,尤其是大規模汙染時,不僅治理難度大,成本更是無法預測。
而菲菲提供的那些資料,卻是後世那些比較成熟的方案。
尤其是2257年誕生的“超級細菌”,它能吞食和分解多種汙染環境的物質。
在此之後幾年,科學家們透過基因工程改造了“超級細菌”,又誕生了能吞食轉化汞、鎘等重金屬,分解ddt等毒害物質的第二代超級細菌。
而這種“超級細菌”的作用和培養,恰巧在生物基礎知識概論中有簡單的介紹。
這種細菌可以在短時間內,分解包括石油和塑膠這類有機化合物。
一隻五毫升注射液的玻璃瓶裝滿的細菌,可以在半小時內,在密閉的環境中分解超過十噸的石油,或者25立方的塑膠。
幾乎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吞噬這些石油化合物,並且分解出能夠燃燒的氫氧化合物,以及少部分的硫化物。
通俗的來說也就是甲烷、乙烷、丙烷和丁烷等的混合物,簡稱石油天然氣。
所以,這些廢棄塑膠和重金屬汙染物,即是破壞全球生態的一個威脅,也將是姜大鄴在全球提高影響力的一個契機。
其實,超級細菌的功用還遠不止於此。
“超級細菌”還可以透過基因工程改造成吞噬礦物,吞噬沙子,吞噬鹽鹼土等品種。
這些改造後的“超級細菌”,可以植入蚯蚓,噬石蟲等爬行類昆蟲的消化道內。
以後完全可以低成本的生產大量的矽晶體,低成本改造沙漠和鹽鹼地。
姜大鄴從菲菲那裡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大部分知識後,果斷從科技欄選項介面,點取了“超級細菌”。
“尊敬的老闆,您點取的超級細菌科技資料,已經全部傳入智慧手機內,請點選檢視。”
姜大鄴立刻劃開手機,迫不及待的點選提取資料。
果不其然,菲菲剛才所提及到的細菌,在這裡都有涉及到。
要知道,自然界本身也存在著各種形式的石油烴類化合物的擴散。
因此能降解高分子量烴類化合物的菌有很多種,目前已知200多種。
但絕大多數的降解速率都很低。
無論石油,還是塑膠,都是一種成分十分複雜的混合物,由幾十,甚至上千種有機化合物組成。
而一種菌往往只能降解一種特定型別的化合物。
所以我們除了要對高效降解菌的篩選鑑定外,還要考慮菌種的組合。
用菌群去降解石油,這裡就有一個麻煩的問題,菌種